从生活中悟《论语》先进篇(儒家的浪漫主义)

恒宁传统文化乐园3个月前 (11-05)论语356

00:00

我们越学论语越发现论语是活泼泼的生活哲学,跟我们的生活靠得很近。

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

这个段落说子路想让子羔去做那个地方的官员。然后孔子就说子路就批评子路你这是害人子弟子羔的学业还没有完成,你就让他去当官,他能当好官吗?祸害自己也祸害百姓啊。

因为儒家的倡导呢,为先,这个立起来之后学习知识和文化,这一点我们在弟子规中有了解孔子认为是第一位的,有再学知识和文化,学差不多了再去当官所谓学而优则仕,学好了再去当官

那么子羔作为一个学生他的德行可能没有圆满,那么学业也没有真所成这个时候子路这个冲动者就撺掇着子赶紧去当官吧,好机会呀,要抓住啊……然后孔子就批评子路你真是害人子弟啊!

【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子曰:“是故恶夫佞者。”】

然后子路怎么说呢?还在强辩理由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

难道只有读书学那些文字才算学习吗?到费那个地方去,那有老百姓啊有社稷啊「社稷」就是国家。「社稷这个词很有意思是代表土地神,是代表谷神谷物之神),就是庄稼神,也就是苗稼神土地神加苗稼神就是社稷慢慢地引申含义呢,就成了国家。

子路说你看费那个地方有老百姓啊,这也是个国家直接去实际中操作去锻炼不好吗?为什么一定要先读书然后再去学习

孔子批评子路的时候子路还狡辩,所以孔子生气了,他就说是故恶夫佞者。」「就是讨厌,所以我很讨厌这种花言巧语狡辩的讨厌子路

子路其实对于孔子忠心耿耿,经常在孔子身边也算是个大粉丝但是他的性格冲动鲁莽,一直就改不了孔子老是点他批评他,子路还总是这样子所以这一次孔子再一次表示了他对于子路的批评说他是佞者,真是花言巧语狡辩啊。

我们读一下

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子曰:“是故恶夫佞者。”

其实我们想一想,因为儒家的主导思想是仁爱当官要负责任——对自己负责,也为一方百姓负责如果自己的德行没有圆满,他去当官了这是很可怕的事情,是吧很可怕德行圆满去当官很可怕有德行了没有组织管理领导才能没有什么治国的策略,他去当官,这也等于是很可怕的所以儒家认为学而优则仕起来了,学识才能有了,你准备好了,你再去当官。

但是世俗人怎么样?他求利,贪图个人之利,说什么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之类的是吧?就觉得我当了官我就有利,所以他着急当官哎呀,有个机会赶紧往上挤他忽略了自己准备好没有,自己德准备好没有他不想的但是孔子是想的你够不够当官的资格你就去抢着当官去所以这一段其实是很有现实价值的。

我们再看下一段这一段是论语中非常出名也非常出彩的一个段落,也能够纠正我们对于儒家的很多误解。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

说有一次,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个人侍坐在孔子旁边侍坐,就是坐在陪坐在孔子旁边表示他们作为弟子对于孔子很尊敬

这个曾皙是谁呢?就是曾子也就是曾参的父亲,他名字叫平常大家就叫他比较多,有的时候也叫他曾皙

子路曾皙有(就是冉,然后西华也叫西赤,他们四个人坐在孔子身边孔子这个时候就跟他们聊天了,说

【“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我就是年龄比你们大一点儿,你们在我身边可以畅所欲言,不要觉得我在这儿什么话都不敢说了

【居则曰:‘不吾知也!’】

你们平常总是在慨叹,好像怀才不遇一样,说没有人了解我没有人了解……好像个个怀才不遇一样很委屈的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如果今天真的有人想了解你们了,你们感觉你们都是什么样的人呢?你们希望别人怎么去了解你们呢?说一说自己吧。

然后这四个人中,子路又是第一个发言,这里

子路率尔而对曰:

子路他那个冲动的性格永远不改,他第一个发言超级自信的子路说

【“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千乘之国就是兵车千乘之国就是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大国这么大的国家夹在了大国之间挤在了大国之间了)如果经常受到别国的侵犯,然后这个国家又总是闹饥荒饥馑就是闹饥荒由也为之,就说我路啊,我去治理这样一个大国,只用年时间我就可以可使有勇就能让这个国家强大起来,而且知方能让这个国家的人民懂礼仪准则

然后孔子的态度是什么呢?

【夫子哂之。】

孔子一听子路这么一说,微笑了一下但是这个笑有一点点嘲讽和不相信的意味在里面,所以用了这个字

子路这也太过于自信了,说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大国夹在了大国之间,经常受到别的国家的侵犯侵扰,又总是闹饥荒,只要我去治理它,三年我就能让这个国家强大,而且让国家的人民懂礼仪懂准则

然后孔子一听笑了一下我们也猜得出孔子那个有怎样的内涵

“求!尔何如?”

然后孔子又问冉有就是冉求),啊,你呢?也说说你吧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就相对来讲谦虚了一点儿,说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我可能不如子路厉害,给我一个国家,大概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这样一个小国家,我去治理治理三年的话,应该能使老百姓达到温饱的程度。关于礼乐的话我也不是太擅长,我就让君子——等着君子出现的时候,我就请君子来倡导老百姓来学习礼乐,用礼乐来治理这个国家。

“赤!尔何如?”

然后孔子没说什么,又问西华就是西赤),问西赤啊,你也说说你吧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然后西赤就又谦虚了一点儿,就说非曰能之,愿学焉这都是聪明人很谦虚)。

我不敢说我擅长,但是我可以学习这是个技巧,我不敢说我擅长,但是我可以学习学习什么呢?说宗庙祭祀的这些事儿啊,或者诸侯会盟这些事儿啊,我关于这些事儿相对了解一点点吧,即使不太了解,我可以再学嘛穿好礼服啊戴好礼帽啊,我至少能做一个小小的司仪吧。

“点!尔何如?”

孔子没说什么,然后又问点点就是曾皙就是曾参的父亲)。孔子又问尔何如也说说你吧。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然后这个点就是曾皙,他怎么回答的呢?这里先没提到他回答先说他当时在干嘛——这个点当时正在鼓瑟(瑟是一种类似古琴的乐器当时这个点正在弹这种瑟,弹着弹着老师问自己问题了,他这个瑟的声音就稀稀落落,慢慢突然结束了,铿尔就结束了舍瑟而作

老师问自己问题,这个点就是曾皙他把手边的乐器放下来,然后他就站起来舍瑟而作站起来回答孔子说我跟前面三位学长都不一样,我跟他们都不一样。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然后孔子说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说说无妨,你跟他们不一样也可以讲一讲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然后曾皙就说想像着有一个非常美好的场景暮春三月,大家都穿好了相对凉快一点儿的衣服了,因为冬天过去了,大家这个衣服就变得轻薄了,穿上春天的轻薄的衣服然后与成年人冠者是成年人,有那么五六个成年人再带六七个小童子,我们去沂河边洗完澡,然后到舞雩(yú)舞雩台是歌舞来祭天求雨的地方,现在曲阜也有这个地方,舞雩台也叫舞雩说我们洗好澡之后到舞雩台那儿吹吹风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然后就唱着歌回来了,我觉得这个场景特别美。

个弟子都说了自己的理想状态,也大概让我们了解了他们的性格,然后孔子会最喜欢谁呢?

按照以往我们对于儒家的了解,儒家很入世啊,儒家喜欢改变社会,儒家喜欢从政啊,那应该孔子更赞赏的是子路吧要么赞赏的应该是冉有冉求吧,但事实上很让我们惊讶的,孔子这里说的是什么呢?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夫子喟(kuì)然叹曰,孔子在这儿长长叹了一口气,说吾与点也!我最喜欢的状态就是点所描绘的那个美好场景

就是曾皙描述的暮春三月,春天的衣服穿好了,五六个成年人,还有六七个小孩子一起去河边洗个澡,洗完澡之后到舞雩台去吹吹风,然后唱着歌回家了。

这很像道家的场景是吧非常愉悦的自在的,像道家的场景,根本不像儒家。但是孔子在这里说吾与点也!我好向往这样的状态所以孔子是一个有浪漫主义情节的现实主义者

据我们的了解,孔子有人情味有的时候喜怒哀乐也是形于色的——开心能让别人一下看出来他很开心不开心大家也很明了夫子现在生气了他是一个性情中人而且孔子会弹琴,懂音乐,还爱唱歌,有浪漫主义情节

这个地方一看这么入世的这么爱从政的儒家的创始人孔子他喜欢的他向往的生活竟然是像道家一般的超然离俗的悠然自得的状态,多好玩儿,是吧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然后又讲三子者出,曾皙后那么子路冉有啊西华,他们就走着走着走到前边去了,曾皙就是这个点他故意走在后边儿,因为什么呢?他想问老师问题

这个曾皙就问孔子夫三子者之言何如您说您喜欢我描绘的场景,那么我前的那三个学长,他们所描绘的那些,他们所诉说的自己的志向,您感觉如何呢?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孔子回答说亦各言其志也已矣。孔子说,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志向嘛,表达自己是自己的自由嘛。

【曰:“夫子何哂由也?”】

然后这个曾皙他就问孔子夫子何哂由也?为什么子路说完他的那个宏大理想,您就显示出一种有点不太相信他,好像又有点嘲讽他似的微笑呢?为什么这样啊?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然后孔子回答说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你看子路看上去很厉害,说有个大国怎么样受到别国侵犯,国内又闹饥荒,我治理三年就怎样怎样……既然他最后要帮助他所治理的国家的人民懂礼仪,他自己懂礼仪吗?他都缺乏谦让的态度,他自己的这个言语充满了一种鲁莽冲动不懂礼仪所以我觉得子路的这个言论有点自相矛盾,所以我就笑了他一下

然后这个曾皙又问孔子

【“唯求则非邦也与?”】

那么冉求这个学长,他说他治理个小国家,纵横六七十里啊,五六十里,他那点儿小国家也算个国家吧

然后孔子说: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你也知道现在的国家有大的有小的,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它也算个小国家也就是说冉求他有个小理想也还行。

然后这个曾皙又问孔子

唯赤则非邦也与?”】

那么西华也就是公西赤,他说他稍微懂一点儿宗庙祭祀方面的事儿,或者懂一点儿诸侯会盟方面的事儿,他能做一个小司仪那么您觉得他这个想法怎么样呢?

孔子说

【“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宗庙祭祀相关的事儿其实也是大事儿啊,那么诸侯会盟这也都是大事儿啊,其实公西赤他还是有一点点的才华的。像公西赤这样的人如果只能做一个小司仪,那谁又能做大司仪呢?也就是说孔子对于公西赤的评价还是不错的,觉得他对于礼仪方面方面确实是懂一些的。

自古以来有句话叫什么呢?无人背后不论人,无人背后不人论我们看当时孔子跟弟子聊完天之后,这个曾皙故意走慢一点问老师挨个问老师啊,我这个学长说的您怎么看那个学长您怎么看这个怎么看那个怎么看……他们也是喜欢背后去议论的,也是会讨论一下

但是孔子在讨论的过程中就展现出自己的一些偏向性和他的立场了首先他不赞赏子路的冲动再一个子路过于自信,自己在方面学都不够,还说要用去治理一个大国所以不让人信任这是一点。所以我们平常不要说大话,要实事求是,尽量谦虚一点没坏处,这是一点

再一个呢,就是孔子他最喜欢的状态我们记住,他最喜欢的状态其实就像这个诗酒田园一般是一种远离了纷争的安宁的逍遥自在的状态。也就是说儒家的入世它是一种不得已因为春秋战国时期战乱频繁,国与国之间经常有战争又礼崩乐坏儒家倡导礼制,倡导倡导这些它是一种不得已如果社会就像净土一样美好,那儒家也是愿意享受其中的。

所以这一段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是儒家的一个大同理想我们也希望这个理想能实现

如果真的天下太平了,那么孔子所向往的这种生活以及曾皙所向往的这个场景,其实就是我们当下所享受的场景,它就无处不在了因为没有人有贪欲没有人自私,战争结束了,那大家就可以过着诗意的这种生活了……

所以这一段也是儒家——倡导有为法的儒家其实它是向往无为法无为法就是有为法结束的状态不需要行有为法当下就是无为法,就是享受生活享受生命体验了。

我们越学论语越会发现这个儒家、佛家、道家其实根底里是一模一样的,们的向往也是一模一样的

今天先学到这里,谢谢大家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