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庄子》01“深山有高人”

00:00

内篇·逍遥游

001课·“深山有高人”

深山有高人,

其名曰庄子。

万妙不离玄,

玄极入真门……



大家好!

今天开始我们来深入庄子的精神世界……

我们都知道,庄子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也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鼻祖。古往今来,很多名人都曾经赞美过庄子,比较典型的,比如说:唐代的大诗人李白,宋朝的大词人苏轼(苏东坡),还有我国现代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他们都非常喜欢庄子,也曾经写文章赞美他。

庄子的精神世界非常地广袤多姿,又充满力量,充满一种硬性这种力量、这种硬性,源于他无穷的智慧。

接下来,我们就从《庄子·内篇》《逍遥游》开始探寻庄子的世界……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开篇就非常地波澜壮阔,非常地大气!

说北海这个地方有一种鱼,名字叫「鲲」。「鲲」这种大鱼太大了,不知道到底有多少千里(要用「千里」来形容它,不知道「鲲」这种大鱼有多少千里)。它有的时候会变化成鸟,名字叫「鹏」。「鹏」这种大鸟的背,也不知道有多少千里。

「怒而飞」,就是突然振翅高飞;「怒」,形容一使劲儿。这个大鸟「鹏」,它使劲儿这么一飞,这个翅膀看上去就好像从高高的天上垂下来的云彩一样,非常地盛大、伟岸,令人震撼!

而「鹏」这种大鸟随着大海的运动翻腾,大鹏鸟就会迁徙到「南冥」去(「南冥」就是「南海」),南冥(南海)又叫作「天池」。

有的资料里解释说,「天池」意思就是天然形成的池塘,其实不是这样。因为如果说「南冥」叫作「天池」(天然形成的池塘),那么「北冥」(北海)那也是天然形成的池塘,所有的海、湖泊不都是天然形成的池塘吗?而前面提到,北海叫「北冥」,没有提到它也叫「天池」,是不是?所以说,「南冥」与「北冥」是有区别的。

大鹏鸟作为鱼的时候在北海,化成大鸟了,就去到了南海;而南海叫作「天池」(直译就是「天上的池塘」),形容非常高、非常圣洁。

从「鱼」变成「鸟」,其实有「转凡成圣」的意思。从北海向南海,从大鱼变成大鸟,而大鸟归向了天池……

我们知道,「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的时候,也是一直向南走;在庄子的《逍遥游》里,讲的大鱼变成大鸟也是向南飞……这是有很深的寓意的:南方是纯阳之地,是殊胜之地,是圆满成就之地。

整个段落一看,我们就能够感受到庄子那波澜壮阔的心胸!而且他不安于仅仅做大鱼,这种大鱼还要能变化……庄子的思想是自由多变的,经常会出乎我们的意料,给我们惊喜。可以说,不给我们惊喜,那就不叫「庄子」,庄子被认为是一个「哲学小天才」。

那么,世界上真的有这么大的鱼吗?不知道用多少「千里」去形容!难道这个世界上真的有这么大的鸟吗?单单是鸟背就不知道有多少千里……可能有的人不相信,觉得是神话,那这样的人可能就不了解上古奇书——《山海经》。

在《山海经》里,其实讲了更多的奇鸟异兽。有的科学家说:《山海经》里讲的是外星生命,都奇奇怪怪的;《山海经》里讲的各种生命形态,比《庄子·逍遥游》里提到的鲲,鹏啊,要奇异无量倍!

这些无量大的鸟、鱼真的存在吗?先不说它们是否存在——我们知道,我们都是「龙的传人」,自古以来,大家没有任何人怀疑我们炎黄子孙是龙的传人,那么有几个人见过真「龙」呢?可能极个别人见过(做梦梦见过,或者肉眼就见过,或者有特殊功能从而见过),但是毕竟是极少数。

我们炎黄子孙(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我们经常见到龙的画像、塑像,但是有谁真的见过真龙?很少,是吧?难道你没见过,它就不存在吗?如果龙不存在,为什么我们又叫「龙的传人」呢?那岂不是等于说,我们炎黄子孙(中华民族)是「不存在」的传人吗?这逻辑上就有问题,是吧?所以,我们暂时还没见过,不代表不存在。

现在有很多科学家,也一再地证实,说宇宙中存在着很多个维度,不同的维度有着不同的生命形态;而天文学家也告诉我们,说宇宙中有百分之八十多,甚至百分之九十八的「暗物质」,是我们用现有的科技手段无法检测的,但确实存在……

所以,先不管这大鱼、大鸟是否真的存在,我们要领会庄子的用意,这就要接着往下看: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齐谐》这本书讲了很多灵异的、怪诞的故事。那么,这本书里也曾经讲过,「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就是说,前面提到的这个大鱼变成的大鹏鸟,它向南海迁徙的时候,会击水(震荡水)三千里。

我们知道,水一震荡就会有涟漪,一圈儿一圈儿地散放到远处去。大鹏鸟迁徙到南海(天池)这里,这样一击荡水,就会蔓延三千里,然后借着这股劲儿就扶摇而上达九万里(一下就上到了九万里的高空了)。

「去以六月息者也」,就这样地震荡水,借势扶摇而上九万里,然后就自由地翱翔……六月过去之后就停歇了(休息了)。

然后话题一转: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我们看这个大鹏鸟这么大,它借的那股力是什么力?——风力,其实就是一股「气」;那么奔腾的野马,奔腾得很快,它借的力其实也是「气」;「息」,其实就是天地之间的气

那么「尘埃」,有的时候我们在阳光下看到很多尘埃飞舞着,这些渺小的尘埃之所以能飞舞,它们借的也是那股气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世间存在的这各种生物体,无论是极大的大鹏鸟,还是奔腾的野马,还是晃动的尘埃……这一切生物都是靠着这股「气」相连接呀(「以息相吹」就是相连接)。

所以,庄子(他)在陈述现象的时候,他绝对不是纯粹描述现象,这所有现象几乎都是「比喻」或者说「暗喻」。他让我们借着这些现象观察事物的本质(内在的力量或者能量)是什么?

然后又讲: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我们都说苍天、苍天,苍茫茫的天,难道这种「苍茫茫」就是天的纯正颜色,就是它的本色吗?还是说天因为太远大了,漫无边际,所以才显现出这种「苍茫」的感觉呢?想一想,大鹏鸟能飞到九万里的高空,从那么高的地方往下看,其实也是一片苍茫啊。

我们发现:庄子(他)的思想非常具有跳跃性,总是突然地转折。但是他讲的每句话都是暗喻,把我们带到一种宇宙神秘力量的最深处……让我们思考,也让我们停止思考。

然后又转折了,说: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水要是积得不够多、不够深,它就不能承载大船。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坳堂」,其实就是室内的凹陷之处,就算我们不出屋就可以做这个小实验:在室内地板或者地面的凹陷之处也倒一杯水,这就形成了一个「小池塘」。这个小池塘太小了,随便拔一根儿芥草放在这儿可以当船了(放在这一汪水上,可以把芥草当作是船了)。芥草很轻,还可以当船,在这个小池塘这儿游来游去。

但是「置杯焉则胶」,你要是拿一个水杯放到这个小池塘,那就糟糕了,水杯一下子沉底儿了,就像被胶粘住了一样没法动弹。为什么?因为室内地面的凹陷处,你倒了一杯水,这点儿水太浅了;而你把杯子当作「船」放在浅水这里,你这个杯子船太大了。船太大,水太浅,怎么办?游不动啊!

其实,这里还是「暗喻」和「象征」。大家要是细读的时候,可能会想到很多世间的道理:就好像一个公司不够大,那么也请不到大的人才,你无法承载大的人才。类似的,大家可以发挥想象力去想……

接下来又讲: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风要是积攒得不够厚(这里的风不够大,风力不够强),那怎么可能承载大鹏鸟那么大的翅膀呢?不可能,承载不了,是吧?

很多好朋友都放过风筝,放风筝的时候风力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太大,风筝都被卷走了,别说风筝,可能人都被卷走了;这风要是太小了,只能吹动头发丝儿,那风筝,你装饰得太漂亮了——不管有多少人夸你的风筝漂亮,你的风筝也飞不起来。

接下来又讲: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

又回到前面了,虽然一直在转折,但是又总是与前面相呼应——飞到九万里高处的大鹏鸟,因为它很高,风就在它下边走了,它就可以凭借着风,就像骑在风的背上一样了,就可以凭借着风翱翔了……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大鹏鸟自由自在地在无边无际的青天翱翔,没有任何事物可以障碍它(「夭阏è)」,就是障碍的意思);「而后乃今将图南」,因为飞到九万里这么高的地方,没有任何事物可以障碍它,所以,它想去哪儿就去哪儿(它意图去南方——想去南方,它就能去)。

表面上讲的是大鹏鸟,实际上又是比喻。如果我们的能力强到高于所有人,那还有障碍吗?没有障碍了,想去哪儿去哪儿,是不是?一切为我所用!

所以,自由的人生需要先培植我们自己的高度,要有足够的高度,我们才有大鹏鸟一样的自由……

接下来又转折了,这个地方就开始有点幽默了: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大鹏鸟这么伟大,我们如此地崇拜它,但是却有「蜩tiáo)」与「学鸠」两种动物在讥笑大鹏鸟。

「蜩」就是蝉,就是知了;「学鸠」就是幼小的斑鸠,小小的鸟。「知了」是小昆虫,「学鸠」(小斑鸠)是小鸟。小昆虫、小鸟就在讥笑大鹏鸟,它们不能理解大鹏鸟。

知了和小斑鸠就笑说:你看我们「决(jué)起而飞」(或者你读决「xuè」起而飞也可以,这个字音从古至今有变化,但是意思差不多),我们猛力地这样一起飞,去抢榆树啊,去抢檀树啊……冲着树就冲过去了,但是「时则不至」,还经常地到不了那个树。我们很使劲儿很使劲儿,使出最大的力气去飞,想要飞到某棵树那里,但是,往往连树都到不了,然后就摔到地上了。然后,知了和小斑鸠就笑这个大鹏鸟,说「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你怎么可能飞那么高?还要去南方那个天池?——它们有点儿不相信。

也就是说,能力往往会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能力也会限制了我们的思想。知了和小斑鸠飞不远也飞不高,它就不能理解,也不能想象竟然可以飞那么高,还能到达所谓的天池(传说中的天池),那怎么可能呢?

然后又转折了:

【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这也是类比。

你要是逛一逛郊外就回来,那吃三顿饭回来的时候,肚子还是饱饱的——你就去趟郊外可能吃三顿饭就够了,不用准备太多粮食;但是,如果你想去走一百里路,可能就要多存一些粮食,可能还要过夜,是吧?你要是想走一千里,那古人交通工具比较落后嘛,甚至没有什么交通工具,全靠两条腿(全靠「11路」),那你要想走一千里,可能就要「三月聚粮」,用三个月的时间准备粮食,甚至说要准备能吃三个月的粮食。

这里讲的是什么呀?目标小,就不需要做太多努力;那目标高远,目标很大,我们需要准备的这些工作就比较多。

那么你想飞九万里,你肯定要有大翅膀,是吧?你就从一棵树飞到另一棵树,还不一定能飞到,那你的翅膀小小的也就有情可原喽。

【之二虫,又何知!】

说知了、小斑鸠,你们怎么能够理解大鹏金翅鸟呢?这就好像那句古语——「燕雀安知鸿鹄之志」?你要是条龙,生来想的就是天空和海洋;你要是个小麻雀,生来想的可能就是屋檐和小米。

然后,大哲学家庄子就总结了: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知」有的时候也通「智慧」的「智」。如果把这里理解成是「知识」的「知」,就是说,你懂的知识很少,你就不能够懂那个知识面很广的人;要是把这个「知」理解成「智」,就是说,你的智慧少,你就不可能懂那个大智慧者。

那么「小年」、「大年」,这指的是「寿命」。你要是活的时间短,你就没有办法懂那个活的时间长的人。

【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奚以知其然也」为什么这么说呢(为什么能够这样去总结呢)?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朝菌」,有一种生命,可能早晨活一会儿就死了,最多也撑不过傍晚,那它不能够理解「一个月」的时间有多长,是不是?「晦」就指的是月底,一个月的最后一天;「朔」就是月初,一个月的第一天,「晦朔」连起来就是一整个月。就是说,有的生命形态,你就活一天或者就活一个早晨,你怎么能了解「一个月」是怎么回事?

「蟪蛄」是「蝉」的一种(知了的一种),但是体积比较小。「蟪蛄」这种小昆虫(它)也不能了解春天和秋天,为什么?因为它只生活在夏天,它都没见过春天什么样、秋天什么样啊,寿命比较短。「此小年也」,就是寿命比较短。

在庄子这样很客观地在陈述的时候,其实我们感受到了一种悲凉。庄子的一生也是少人理解的,他很少有知己的,到最后有一个还经常地打嘴仗,意见也不统一。庄子其实是非常孤独的,这种孤独塑造了庄子的清高,也塑造了他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极其深刻的「反讽」智慧……

然后又讲:

【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

楚国的南边有一种树叫「冥灵」,这个树能活很久,以五百岁(五百年)作为它的春天,以五百年作为它的秋天;那么,上古时期有一种大椿树能活得更久,以八千岁作为它的春天,以八千岁作为它的秋天,活得久的生命多得是啊……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然后庄子又反讽似地讲,彭祖这个人现在好像还挺有名的,就觉得彭祖好长寿啊,大家都想跟他学习,像他一样长寿。

「彭祖」,据说是个活了八百岁的神仙,大家就觉得:哎呀,活了好久啊,好久……

然后庄子就有点儿不屑一顾,说:你看,真的是少见多怪。楚国南边的叫作「冥灵」的那种树,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这四季每一季就是五百岁。

也就是说,「冥灵」这种树可以活多久?最少是两千岁!上古的「大椿树」呢?那就是三万两千多岁!能活这么久的生命多得很,但是世间人还觉得彭祖好了不起呀,其实彭祖才活了八百岁。

「不亦悲乎」,庄子就很清高,说:哎呀,世人真的是少见多怪,想到这里,感觉替他们悲哀。

表面上,讲的是众人知之甚少,见识短浅。实际上,庄子在告诉我们:他很孤独,他见多识广,他知道的多……你没见的那些长寿的大树,他都知道,他都见过!这就好像一个见过泰山的人,看到一个村的村民一直围着自己那个土包山,围着去祭祀呀,去绕圈圈呀……就觉得好可笑,同时也很悲凉。

因为在庄子那个年代,能够有庄子这样的认识和见解的人太少太少了;但是庄子的性格又像沙漠里的胡杨——越孤独,越伟岸!而且在这种孤独中,真的生出了无尽的智慧……

我们明天继续来探寻,今天就先到这里了。感谢大家!


相关文章

探寻《庄子》03 “不乐复何如”

探寻《庄子》03 “不乐复何如”

第003课·“不乐复何如”万物适所适,我自有归依。贤尚贤多能,贤贤各有志……大家好!这节课,庄子给我们讲了一个非常美丽的故事:上古时期,尧、舜、禹的尧帝想要把天下让位给许由的故事。在正式看这个故事之前...

探寻《庄子》04 “神山与神人”

探寻《庄子》04 “神山与神人”

第004课·“神山与神人”若非神人辈,何于神人会。神地神人居,归神则不昧……大家好!这节课,庄子又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是「肩吾」和「连叔」的故事。我手头的资料里讲,说肩吾和连叔在历史上并不存在,是庄子...

探寻《庄子》05 “无用之用”

探寻《庄子》05 “无用之用”

第005课·“无用之用”有用之用,速用殆尽。无用之用,逍遥永恒……大家好!今天的这节课是庄子的朋友「惠子」和庄子的一些对话,里面包含着好几个小故事,都非常地有趣味性,我们来看一下:【惠子谓庄子曰:“魏...

探寻《庄子》06 “诸子百家, 庄子第一”

探寻《庄子》06 “诸子百家, 庄子第一”

内篇·齐物论第006课·“诸子百家,庄子第一”退,明辨万象以为知,入,善合万知以为慧……大家好!今天开始,我们来学习一下《庄子·内篇》的《齐物论》。《齐物论》的开篇是两个人的对话——「南郭子綦」与「颜...

探寻《庄子》07 “大哀与大爱”

探寻《庄子》07 “大哀与大爱”

第007课·“大哀与大爱”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若昧真性,万劫难行……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庄子的《齐物论》。上节课讲到「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其寐也魂交,其觉也形开」……讲到这里。在...

评论列表

微信用户
微信用户
6天前

老师讲的真好[强]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