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02 梁惠王上 “有德与无德”

00:00

【原文】
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1]上,顾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孟子对曰:“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诗》云[2]:‘经始灵台[3],经之营之,庶民攻[4]之,不日成之。经始勿亟,庶民子来[5]。王在灵囿[6],(鹿匕)鹿攸[7]伏。(鹿匕)鹿濯濯[8],白鸟鹤鹤[9]。王在灵沼,於□[10]鱼跃。’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谓其台曰灵台,谓其沼曰灵沼,乐其有麋鹿鱼鳖。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汤誓》[11]曰:‘时日害丧[12],予及女[13]偕亡。’民欲与之偕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

【注释】
[1]沼:水池。
[2]《诗》云:下面所引的是《诗经·大雅·灵台》,全诗共四章,文中引的是前两章。
[3]经始:开始规划建。灵台:在今陕西西安西北。
[4]攻:修建。
[5]庶民子来:老百姓像儿子孝敬父母一般来修建灵台。
[6]囿(yòu):古时君王蓄养家禽野兽的园林,也就是狩猎场。
[7](鹿匕)(yōu)鹿:母鹿。攸:同“所”。
[8]濯(zhuó)濯:肥肥胖胖的样子。
[9]鹤鹤:羽翼洁白的样子。
[10]於(wū):赞叹词。(牛刃)(rèn):满。
[11]《汤誓》:《尚书》中的一篇,记载了商汤王讨伐夏桀时宣读的誓词。
[12]时日害丧:什么时候这太阳才能毁灭呢?时:这。日:太阳。害:何,何时。丧:毁灭。
[13]予及女:我和你。女:同“汝”,你。

【译文】
孟子拜见梁惠王。梁惠王站在池塘边上,观察着鸿雁麋鹿等飞禽走兽,说:“贤人也以此为乐吗?”孟子回答说:“贤人才会以此为乐,不贤的人就算拥有这些东西,也不会收获快乐。《诗经》中曾经说过:‘开始规划准备建造灵台,要认真建设,巧妙地去安排。天下的百姓都来帮忙,那么几天就建完了。建造灵台这件事本就不需要着急,百姓会像儿子孝顺父母那样自动自发地过来帮忙。国王在灵园中游玩,母鹿潜伏在深草丛中。母鹿体形肥大,毛色光亮,白鸟的羽毛洁白干净。国王游览到灵沼时,满池塘的鱼儿都欢腾跳跃。’虽然周文王经常动用百姓的劳力来搭建高台深池,但是老百姓自身是非常高兴的,并将那个台叫作‘灵台’,将那个池叫作‘灵沼’,将里面圈养的麋鹿鱼鳖等珍禽异兽作为乐趣。古代的时候,君王常与民同乐,所以能够真正快乐。相反,《汤誓》说:‘你这太阳啊,什么时候才会灭亡啊?我愿意与你一起毁灭!’老百姓恨不得和你一起同归于尽,即便你拥有高城深池、珍禽异兽,岂能独享快乐?”

【解析】
这段孟子与梁惠王的对话颇为有趣。梁惠王先以一种略带奚落的口吻问孟子:“不言名利的贤人也会以欣赏蓄养珍禽鸟兽为乐吗?”孟子故意装糊涂,反而亮出自己的主题:“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然后提出君王应该“与民同乐”的思想主张。

孟子想要阐述的思想是:仁义的君王会与民同乐,这样才能享受真正的快乐。残暴的君王穷奢极欲,不管百姓死活,结果自己也无法得到真正的快乐。

孟子在这里提出的思想恰恰是仁政的一部分,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image.png

相关文章

《孟子》01 梁惠王上 “唯利必危”

《孟子》01 梁惠王上 “唯利必危”

前言《孟子》乃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著作。孟子名轲,表字无传,战国时期邹国人。具体生卒年不详,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之后,其出生时家道已经中落。其...

《孟子》03 梁惠王上 “仁者无敌”

《孟子》03 梁惠王上 “仁者无敌”

【原文】梁惠王曰:“晋国[1],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2];西丧地于秦七百里[3];南辱于楚[4]。寡人耻之,愿比死者壹洒[5]之,如之何则可?”孟子对曰;“地方百里...

《孟子》04 梁惠王上 “仁以归心”

《孟子》04 梁惠王上 “仁以归心”

【原文】孟子见梁襄王[1],出,语[2]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孰能与[3]之?’“对...

《孟子》05 梁惠王上 “宣王之慈”

《孟子》05 梁惠王上 “宣王之慈”

【原文】齐宣王[1]问曰:“齐桓、晋文[2]之事,可得闻乎?”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3],则王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孟子》06 梁惠王上 “把爱放大”

《孟子》06 梁惠王上 “把爱放大”

【原文】王说[1],曰:“《诗》云[2]:‘他人有心,予忖度[3]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4]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曰:“有复于王者曰:‘吾...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