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庄子》06 “诸子百家, 庄子第一”

00:00

内篇·齐物论

006课·“诸子百家,庄子第一”

退,明辨万象以为知,

入,善合万知以为慧……

大家好!

今天开始,我们来学习一下《庄子·内篇》的《齐物论》。

《齐物论》的开篇是两个人的对话——「南郭子綦」与「颜成子游」。我们知道「南郭」和「颜成」都属于复姓,也就是说,这些对话是来自「子綦」与「子游」。而「子綦」在文中地位要高一些,「子游」在他身边是个服侍他的人。要是按主角和配角来划分的话,南郭子綦是这段对话的主角,颜成子游是配角;要是按相声里的逗哏和捧哏来讲的话,南郭子綦是逗哏,颜成子游是捧哏。

接下来,我们就看一下这段对话,说是对话其实也是个场景剧……

【南郭子綦隐机而坐,仰天而嘘,】

当时,「南郭子綦隐机而坐」,什么是「隐机而坐」呢?这个「机」有两重含义,首先是通那个茶几的「几」,几案的「几」。古代这些文化人喜欢看书、写字,都是在长长的几案旁边儿,坐在高高的椅子上看书、写字。那么,在空闲时静坐修行的时候,他们就会撤掉这个高高的椅子,坐在蒲团上。如果坐在蒲团上,这个几案就显得很高,就把他们这个身形大部分就给隐藏起来(就给遮盖上了)。外人要是一进书房找他们,一看,藏在这个几案的后面了,就好像把自己给隐藏起来了一样。所以,「静坐」也叫「隐机」,就是隐藏在几案的背后了,这是静坐的意思。

那我们也知道,这个机会的「机」,时机的「机」,其实它还有身体机能的意思。「隐机」,其实就是收摄我们的身体机能。比如说:眼睛不再看东西了,耳朵不再听声音了,鼻子不再闻味道了,舌头不再讲话了,身体不再接触东西了……这身体的机能就收摄了(收摄起来了)。那古人静坐都是这样静坐,现代人也是这样静坐。所以,「隐机」也有收摄身体机能的意思。

再一个,我们知道这个「机」,有的时候组词说「动机」,你有什么动机啊?说这个人心机重啊,或者谁有杀机呀……这个「机」,有的时候也代表「心思」和「念头」。那么,当修行人空心静坐的时候,他就收摄了自己的心思、念头。这个心思、念头就好像隐藏起来,越来越少,越来越少……使得心思、念头隐藏起来,慢慢看不见了,才能入禅定(入定)。所以,「隐机」还有这层含义。

所以,中国的文字,字字都有玄机啊!有的时候是一语双关,有的时候一语三关,有的时候一语多关……就看你能挖掘到多少了,真的非常玄妙!

好,我们回到正文中。说南郭子綦「隐机而坐」,就在这个几案前(在这个地方),在蒲团上在静坐……坐着坐着,「仰天而嘘」,就嘘了一口气。

我们可以模拟一下,在这儿静坐,坐着坐着,仰天(抬起头,向着天),「哈——」,就这样嘘一口气。

【荅焉似丧其耦。】

这个「耦」就是形体、身体的意思。就这么长长地对着天嘘了一口气,就好像突然这个身体都融化掉,消失不见了一样……「丧其耦」,就身体就像消失不见了,好像整个的身心融在那口气里一样。

这是子綦他在静坐的时候,突然就这么,「哈——」。

【颜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

然后,他身边的子游本来是站立着,在他旁边服侍他的,就问他,说:「何居乎」?怎么回事啊?您这是什么状态呀?坐着坐着突然这样的仰天而嘘气。

【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因为子游经常就在子綦身边服侍子綦,他比较了解子綦平常静坐的状态,就说:平常我感觉您坐在那儿一动不动的,就像枯槁的木头(就像枯死的木头)一样,一动不动。那么,「心念」是不是真的也可以像死灰一样完全消失呢?

我感觉您今天这次静坐跟以前不太一样啊。

【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子綦曰:】

子游他总是服侍子綦嘛,对他比较了解,说:您今天这次静坐好像跟以前不太一样啊,好像换了一个人一样。

然后,子綦就回答说:

“偃,不亦善乎,而问之也!】

子綦其实他正在那种静坐的状态里,其实不希望有人打扰他。这个「偃」,其实我们知道有个成语叫「偃旗息鼓」,「偃」有倒下的意思,也有退下和停止的意思。

子綦就对子游说:哎呀,停止,你怎么讲话啊!真是不应该讲话。这个「偃」其实就是,哎呀,讲什么话啊!「不亦善乎」,你要是退下不讲话,就安安静静地在我身边待着,不挺好的吗?为什么要问我呢?

【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

难道你真的知道今天我在静坐中的状态吗?我坐着坐着感觉我完全消失掉了……

接下来讲说:

【女闻人籁而未闻地籁,女闻地籁而未闻天籁夫!”】

这个「女」其实也是「汝」。有的时候,为了避免用字的重复,古人会换一个字形表达同一个意思。就好像书法家在写一篇长长的文章的时候,要是总有一些字总是重复,他们也会变换字体,增加一些变化性,增加一些韵律感。

子綦这个时候就对子游说:「女闻人籁而未闻地籁,女闻地籁而未闻天籁夫!」

从境界上来讲,这个子游肯定是不如这个主角子綦的,而且子游他也没时间去静坐修行,他要服侍子綦嘛;在思想境界上,子游也是要低一些的。所以子綦在这里就说他(子綦说子游),说:你肯定是听过人间的各种声音,比如说:人吹笛子的声音、吹箫的一些声音,但是你可能没有认真听过大地的声音;即使你留意过大地的声音,你可能也没有听闻过天籁。

这个「天籁」,其实不能执意说苍天发出的声音。因为在古人的心中,这个「天」就等同于「道」(经常慨叹说,天其实就是道的意思),这个「天」就代表整个宇宙,就代表整个「虚空界」。所以,这里讲的「天籁」其实就是说,你其实没有听闻过「道」的声音,就是万物本质、本源的声音。应该这样去理解。

其实子綦觉得子游是不能理解自己的,但是有子游陪着自己说说话也蛮好,人总是有这种倾诉的欲望的。所以子綦就说:子游,你可能听过人间的各种声音,但是你没有听过大地的声音;你即使真的留意过大地的声音,你可能也未曾听过「道」的声音。

那这个时候,捧哏的这个角色(就是配角)就起到重要的作用了,他其实等于是牵针引线的。表面上他好像是配角,其实配角也很重要,他可以让这个主角的思想一直延续,在该转弯的地方转弯。所以,主角和配角其实某种角度讲,同等重要,他们组成了一个整体。

子綦说:子游,你可能听过人间的声音,但是你没有留意过大地的声音;你即使留意过大地的声音,也可能不太懂天籁是怎么回事。

【子游曰:“敢问其方。”】

然后子游就问,说:「敢问其方」。那您给我讲讲吧!这就是捧哏这个角色的重要性了。

【子綦曰:“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

然后子綦这个逗哏(也就是主角)他就说了:「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说宇宙间的这股大的气,宇宙间这种畅通到各处的这种气,叫作「风」。

【是唯无作,作则万窍怒呺。】

风要么很安静,要么「万窍怒呺」。

「窍」,就是孔洞。风一刮起来,各种孔洞那里就会配合发出怒呺。「万窍」,形容这个世间有各式各样、大大小小的孔洞。

【而独不闻之翏翏乎?】

子綦对子游说:你想一想,刮风的时候,你肯定听过那种风那种「呜呜」……那种声音。「翏翏」,其实它是一种象声词,就表示风那种无法形容的,又有点儿像狡猾,又有点儿邪性的「呜呜」……那个声音。

因为我最近一年多是住在二十四层楼上,有的时候风很大,这个窗户开一小条缝,就能听到风的那种声音——比较古怪、比较震慑灵魂的声音。

然后,子綦又继续讲,说:

【山林之畏隹,】

山林啊,它会有起起伏伏的,很巍峨。

【大木百围之窍穴,】

大的木头、大树啊,它树干比较粗,你要是绕着这个树干转一圈儿,会发现什么呢?从上到下,沿着这个树干有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孔……是不是啊?小的孔叫「窍」,大的孔叫「穴」,有的时候也叫「洞」,是吧?树洞、树穴。

大家注意啊!小的孔叫「窍」,比如说:「七窍流血」之类的(小的孔叫「窍」);那么,大的孔叫「穴」,比如说:「洞穴」。

说「大木百围之窍穴」,就是大的木头,因为它树干粗嘛,你从上到下绕圈儿,要绕不知道多少圈儿,能发现有大大小小的这种洞穴。

【似鼻,似口,似耳,似枅,】

那么,这个大的木头上这些「洞穴」呀,就好像这些木头的鼻孔一样,又好像它们的嘴巴一样,也像它们的耳朵一样,也像枅一样。

「枅」(jī),它在这个地方指的就是横木上那个方孔,就是那个眼儿(方的眼儿)。

【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

那么,大树树干上这些大大小小的这些「窍穴」,有的也像个圆圈;有的就像个「蒜臼子」一样,就凹进去;有的「似洼者」,就像地面凹陷处一个小水洼;「似污者」,又好像小泥坑儿。

【激者,謞者,叱者,吸者,叫者,譹者,宎者,咬者。】

「激者」,就是说在风吹来的时候,遇到这各式各样的大大小小的这些洞穴、这些窍穴的时候,就会让人有各式各样的感受。「激者」就好像这个风一下子撞击到那里了,引发了一种激荡,声波在震动……

还有「謞者」,就像射出去的这个剑,「嗖」的一声(那个声音)。这个「謞」,就好像是弓箭在空中飞行的那个声音。

那「叱者」,这就不用解释了,这是一个象声词。

「吸者」,这风一吹进去,有的窍穴就好像吸进了风一样。

然后「叫者」,有的就发出一种叫声。

「譹者」,有的地方发出一种嚎叫的声音,就形容这个风要大一点了。

「宎(yǎo)者」,指的就是有点像狗叫的那个声音,狗叫「汪汪」……

有的时候风发出各种奇怪的声音,还有「咬者」,后边这个「咬」它代表什么呢?就是嗷……嗷……就像猫或者老虎它们那种叫声。

风可以发出各种声音,取决于它遇到了多大的「窍穴」了。

【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

古人的文字实在是技巧高深。你看前面是这个干勾「于」,后面是这个「喁」,也念「」。也是在字上找变化,通过字的变化,在这里代表声音的变化。

就是说风,因为它是动态的,它一直在吹,那么发出第一种声音的时候,接连会有第二种声音、第三种声音……它是连续的,在连续中又有变化的。任何一种声音,它是产生之后就一直在变化,一直在有变化……

所以这个「前者唱于,随者唱喁」,「于、喁」两个字不同,但是音相同,就代表这种声音上的连续性,连续中有变化,变化中有连续……

【泠风则小和,飘风则大和,厉风济则众窍为虚。】

这是子綦讲的,说:风一吹呀,要是风小,「泠风」形容风小。风小,那么它带来的影响就小,它风小呀,它吹到这大大小小的窍穴的时候,窍穴对它的配合也小,产生的动荡也小。

那么「飘风则大和」,就是说风大的时候,这当它吹到大大小小的洞穴的时候,这些洞穴对它的反应也是不一样的,就大了嘛,变大了,风大则反应大。

「厉风济则众窍为虚」,极大的风刮过来的时候,好像把这些众多的窍穴都给它卷空了——又像填满了,又像卷空了。当风充满了大大小小的窍穴的时候,这个风大到使这些窍穴就像哑巴了一样,发不出声音;就使得这些窍穴好像没有一样,像空掉了一样,这叫「厉风济则众窍为虚」。

这说明平常子綦对于世间万物(大自然的一切),在细节上观察得是极其缜密的。我们一般人的观察能力都没有这么强。以后大家可以留意:小风出现的时候,万物是什么样子?大风出现的时候,万物是什么样子?极大的风出现的时候,万物是什么样子?好像把所有的洞穴都填满了,同时又卷空了它们。

【而独不见之调调、之刁刁乎?”】

但是风也有怡然的时候,比如说:在微风轻柔的吹拂下,这个树轻轻地摇来摇去……比较柔美,这是「调调、刁刁」。

「刁刁」甚至有点妩媚的感觉,比如说:杨柳在微风的吹拂下,给人一种「调调、刁刁」的柔美;又有一种甚至油腻的感觉,有点儿太腻了,腻腻的。有一些柳条在飘拂的时候,就好像在撒娇一样。

那子綦就讲了这个世间出现大风的时候,这各种情况……

子游怎么回答说呢?

【子游曰:“地籁则众窍是已,人籁则比竹是已,】

他是来配合的,他是配角嘛,他就说:「地籁则众窍是已,人籁则比竹是已」。说:大地要是发出声音,大概就是您讲的这样的。风呢,面对大大小小的这些窍穴的时候,这些窍穴产生了各种反应,于是发出了声音,我们可以理解为这是大地的声音。

那么,人的声音突然让我想到,比如说:人在吹一些管类乐器的时候发出的声音。其实人在吹管类乐器的时候,那些乐器也是有大大小小的孔洞的呀,无论是笛子还是萧,是吧?上面也是有孔洞的呀。如果没有这些孔洞(没有这些空),那么人吹一个实心的物体,它就不能发出美妙的声音了。

接下来,这个捧哏(配角)子游他就发问了,说:

【敢问天籁。”】

「地籁」就是大地的声音,主要由风而引起的大地的声音,您刚才讲得很详细了;那么,人间的「人籁」,就是人间的那些吹笛子、吹箫的声音,我也想起来了;那么「天籁」,您给我讲一讲吧!

【子綦曰:“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已也,】

然后,逗哏(主角)子綦他就说:「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已也」。这句话其实讲得很深刻!「夫吹万不同」,外在的影响不同,「而使其自已也」。

什么是「天籁」?「天籁」就是「道」啊!「道」,祂让万物呈现其自身。万物是受什么影响?受外在因缘条件的影响,「吹万不同」,就是外在因缘条件不同。外在因缘条件不同,就使得万物显现出自己各式各样的样貌。

这讲的什么?「天籁」就是「道」啊,是吧?「道」让万物呈现自身。

【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

因为都是自己呈现自己,都是自己取,自己显现自己呀。「怒者其谁邪」?就是说这里其实是没有主观意识的。道,祂没有主观意识,祂完全把一切交给你自己,万物随着因缘,随你怎么显……「道」其实不判断、不分别。

那么到这里,庄子所讲的子綦和子游的对话告一段落。

接下来,庄子直接上场。也就是说,前面就是个小序(就是个引子)。真正的重头戏在后面,上来就很犀利、很伟岸、很直接、很究竟……

庄子说:

【大知闲闲,小知间间;】

这个「大知」,就是说拥有很多很多知识的人,其实这个「知」,也可以理解为智慧的「智」。

真正的大智慧者,他的状态是什么样子呢?因为他平常「心」都是很空,这个「闲闲」,就代表真正的大智慧者他总是安然、静默、无事可做的那种样子,看上去比较悠闲一样。大智慧者绝对没有非常匆忙、非常忙碌的,没有!这无量多的知识和智慧,使得你非常地悠游自在……

而「小知间间」,「间间」是一种犀利的分别的感觉,就是很积极、很忙碌的感觉。就是有少部分智慧的人,他们总是显得很积极忙碌,忙着世间的这些有为法,他们绝对不是大智慧者那种很悠闲的状态。

在讲课的时候,邻居家的狗好像也听懂了这句话一样,突然叫了几声来配合。

庄子又说:

【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真正能够抵达到、描述到很究竟的很畅快的讲真理的这些话啊,「炎炎」,给人一种炽烈、温暖的感觉,真理是赤裸裸地、干脆利落地照耀你。

「大言」,什么样的言叫大言呢?就是说你这个话讲到「真理」那块儿了,这叫「大言」。因为,真理是适用于天地万物的,甚至可以亘万古而不衰,永远适用的。你讲话讲到真理那儿了,你一定就是干脆利落、简单直接,就像太阳很猛烈地射过来……它的光芒照耀你,没有废话、没有多余的,这是「大言」给我们的感觉。

那么「小言」,世间的这些言论,在表象层面的言论,触及不到根本真理的这些言论,就是「詹詹」。就是揪着某个点,比较执著的那个样子,一定是粘著在某个点上的。

【其寐也魂交,其觉也形开。】

这个「寐」,字面的意思其实代表睡觉,睡着了;这个「觉」就是醒了。这是对比。

人在一种蒙昧状态、迷昧状态、不清醒状态的时候,「魂交」,他的这个魂(灵魂)是互相交染、互相缠缚、纠缠、依赖的那种感觉。「其觉也形开」,当这个人真正的觉醒了、觉悟了,缠缚消失了,身体也舒坦了(这个「形」其实是身体,身体也舒坦了)。

然后,我们要是真的观察那个正在做梦的人(深深地陷入梦境的人),他一定是灵魂是很紧张的一种状态,因为他执著在梦里了。他灵魂紧张,他身体也是一种很紧张的状态,因为身心是不二的。

那当他从梦中醒来,他睡醒了,身体就舒坦开了。梦醒了,梦里的那些故事情节对他的捆绑消失不见了。这个人醒了,伸了个懒腰,形体舒展开了……

人从迷到觉,从梦到醒也是这样的。在梦里,你总是很纠结、被缠绞、很紧张,纠缠别人也被别人纠缠。但是,当你醒了,你就舒坦开了,不纠缠别人,也不被别人纠缠……

已经半个小时了,我们今天就先学到这里。

庄子,他是一个深藏不露的哲学家,他的哲学思想其实是极高,高到无极……但是,他经常又把自己装得很浅显、很无所谓、很孩子气、很天真,虽然他百般地隐藏自己,但是我们还是能够发觉到他。

世间的很多人都是生活在万象之中,又缠绞在万象之内,所以不得解脱,不得自在。但是,庄子他虽然在万象之中,他又不在万象之内;因为他不在万象之内,所以很客观地观察清楚了所有万象的细节和原理。这个「道」讲的就是原理。于是,庄子他可以「乘天地之正」。

有个作家曾经讲:春秋战国时期,虽然有诸子百家,但是其中庄子第一,「诸子百家,庄子第一」。也有人讲,庄子是中国哲学的最高峰,我们细细地、慢慢地去体味……

感谢庄子!感谢大家!

我们明天继续来探寻……


相关文章

探寻《庄子》01“深山有高人”

探寻《庄子》01“深山有高人”

内篇·逍遥游第001课·“深山有高人”深山有高人,其名曰庄子。万妙不离玄,玄极入真门……大家好!今天开始我们来深入庄子的精神世界……我们都知道,庄子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也是我国浪漫主义...

探寻《庄子》02 “圣人无名”

探寻《庄子》02 “圣人无名”

第002课·“圣人无名”远时有高人,遗世而独立。放旷无能知,天地莫能识……大家好!上节课,庄子给我们讲了一个北海的大鱼变成大鸟,飞到南海「天池」的故事……接下来,就换了一个视角,讲商朝的开国之君(也就...

探寻《庄子》03 “不乐复何如”

探寻《庄子》03 “不乐复何如”

第003课·“不乐复何如”万物适所适,我自有归依。贤尚贤多能,贤贤各有志……大家好!这节课,庄子给我们讲了一个非常美丽的故事:上古时期,尧、舜、禹的尧帝想要把天下让位给许由的故事。在正式看这个故事之前...

探寻《庄子》04 “神山与神人”

探寻《庄子》04 “神山与神人”

第004课·“神山与神人”若非神人辈,何于神人会。神地神人居,归神则不昧……大家好!这节课,庄子又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是「肩吾」和「连叔」的故事。我手头的资料里讲,说肩吾和连叔在历史上并不存在,是庄子...

探寻《庄子》05 “无用之用”

探寻《庄子》05 “无用之用”

第005课·“无用之用”有用之用,速用殆尽。无用之用,逍遥永恒……大家好!今天的这节课是庄子的朋友「惠子」和庄子的一些对话,里面包含着好几个小故事,都非常地有趣味性,我们来看一下:【惠子谓庄子曰:“魏...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