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庄子》08 “泯灭二元,当体即道”
00:00
第008课·“泯灭二元,当体即道”
成心乃师,
无有为有。
泯灭二元,
万法皆透……
大家好!
我们继续来深入了解《庄子·内篇》的《齐物论》,这节课可以说是人类智慧的巅峰……
庄子说:
【夫随其成心而师之,】
我们应该以谁为师呢?在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思想林立,这些大众应该依从谁的思想呢?
庄子说:那就看谁已经圆成了他那本然圆满的心,已经圆成其心者,可以为我们的老师、我们的师父,我们可以追随他。
庄子又说:
【谁独且无师乎?】
再想一想,每个人都本自具足那圆满的心。其实,每个人都拥有圆满的本然之心作为我们的老师,作为我们的师父。也就是说,这个老师、师父是自带的——你的「本源之心」就是你的老师。
但是,庄子也说了:
【奚必知代而心自取者有之。】
当然了,看一下世间的万象我们也知道:用外境(外物)取代本心的人太多太多了,他们明明有「本源之心」作为自己的最好的老师、最好的师父,他们不知道认取,却用外境(外物、外相)取代了对于本源之心的注意力。也就是说,庄子认为世人大多著外而不著内。
【愚者与有焉。】
愚昧者都是这样的,愚昧者以境相为真实,愚昧者让一切本自虚幻的成为真实的。「与有」就是「与之有」,认为其有的意思。
【未成乎心而有是非,】
那么,这些愚昧者没有圆成自己的「本源之心」,所以才有众多的是是非非。
【是今日适越而昔至也。】
他们有着这种群体的愚痴惯性,今天感觉良好的,这都是继承了过去的。「昔至」,就是过去的来到这里了,被过去推动着走到现在,可能还将走到未来……群体的无知、群体的无意识、群体的这种惯性,推动着当今的这些人类,使他们很难觉悟、觉醒。
【是以无有为有。】
他们以不真实存在的这些幻相当作真实(以这些为真实),把并非真实的存在当作是真实的存在了。
【无有为有,】
但实际上呢,又一个「无有为有」,这里连着两个「无有为有」。
第一个「无有为有」,指的是世间人愚痴,不识本心,把不真实的、并不存在的这些幻影当作了真实,这是第一个「无有为有」。
接下来,庄子提出了他认为的「无有为有」,就是这个真空幻相背后的那个真空体,祂才是真实的「有」(真实的存在)。
【虽有神禹且不能知,】
但是「真空才是真实的存在」这一点——这玄极的微妙的道理,即便是非常神明(非常智慧)的大禹一般的人物都不能了知。
我们知道尧、舜、禹都是不错的君主,大禹治水利益了无量的人民。就像大禹这样非常盛名的、有神力的贤良君主,他也不能够了解「真空才是最真实的存在」这样的道理。
庄子说:神圣的像大禹一般的人物都不能了解「无有才是真的有」这样的道理。
【吾独且奈何哉!】
我又能怎么样呢?这样圣明的君主都不能了解,我又能怎么样呢?我还能要求什么呢?
所以,《齐物论》跟《逍遥游》不太一样:《逍遥游》偏感性(偏诗意)更多,《齐物论》(它)就偏哲学性(思想性)更多。
接下来庄子又讲:
【夫言非吹也。】
世间所有的言论并非是空穴来风。
【言者有言,其所言者特未定也。】
讲话的人会讲某一些话,发表某一些言论。我们能够发现,任何一个发表言论的人,他所讲的话并不是一个很固化(已经限定死)的内容。人都是在边讲话边塑造他的意识,边塑造他的意识边讲话;人的思想是边整理着边塑造着,人的语言也是边整理着边塑造着……
所以,任何的话语(它)都不是固化的、一个死板的事物;任何的话语、任何的表达,它都是有无限张力的,有无限弹性的,始终在被表达着、调整和塑造着……也就是说,很难讲有什么定论了(只要是我们在表达的内容,它就是一个动态的思想的形象化表现)。
【果有言邪,其未尝有言邪?】
那既然所有的发言者,他表达的一切都是动态的、有弹性的,都不是一个固化的、一个死板板的事物,所有的言论都是有生命力的、会变化的、会延展的……既然是这样的话,那么表达者所表达的这些言论,算是他表达了还是没表达呢?你要说他表达了吧,还没表达完,好像还能再作调整,还有创新;你要说他没表达吧,他已经说了那么多。
【其以为异于鷇音,亦有辩乎,其无辩乎?】
有的人认为,人类的表达跟刚破壳的幼鸟发出的那种鸟叫是有很大区别的,但庄子说:真的有区别吗?也可能没有什么区别。
如果说人类所表达的一切都是弹性的,可以继续去调整变化的,那么这种表达跟鸟叫真的有实质的区别吗?
接下来就更深刻了:
【道恶乎隐而有真伪。言恶乎隐而有是非。】
「道」(祂)厌恶了隐藏自己,祂在人类的思想认识中、在人类的表达中显现自身的时候,就有了「真」与「伪」的区别(有了真与假的区别)。为什么有「真」与「假」的区别呢?是因为「道」不安于再隐藏了,祂想显现了。「道」显现在具象的世界中,就显示出了有「真」、「假」的区分。
「言恶乎隐而有是非」,为什么会有世间的是非(对错)产生呀?因为人想表达了(人不想沉默了),言语不想再藏起来了……只要开始表达,就会有是非(对错),这是一定的。只要有表达,就有评判;只要有评判,就有区别;只要有区别,就有是非(对错)。
庄子说:
【道恶乎往而不存。】
我们能够发现,「道」(祂)不喜欢过去一直隐藏的那种状态。「往而不存」,就是一直存在又不被发现,「道」已经厌倦了这种状态,「道」希望大家能发现祂。
【言恶乎存而不可。】
所有的「言语」,已经厌倦了它存在却不给它一个确定性。「言语」厌倦了自己明明存在,你却不给它一个确定性(不给它一个很明确的表达,很明确的概括)。它厌倦了,它需要你给它一个明确的概括和表达,但是你只要用「言语」去表达了,当下就有「分别」,就有「是非」产生。
庄子说:
【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
「道」,祂是到处遍在的,祂是一个大空体呀,祂是无限圆满的呀……你如果有小小的成就,你只是偏执一隅(偏执一个点),「道」就在这里隐去了,你就没有把握「道」,你只是「道」在某个点上的一点点表现,你不是整个的「道」。
所以怎么样呢?怎么样才能够成为整个的「道」呢?那就要大成、圆成,而不是小成。你要有无限大的成就、圆满的成就、完整的成就……你才合于这整体性无边际的「道」。
「言隐于荣华」,一些浮华的辞藻,你以为它能讲清楚根本内涵吗?有的时候,越简单的语言,表现真理越直接、越准确;你辞藻太华丽了,句子太弯弯绕了,反而你想表达的事物在这里隐藏起了自身。
「表达」厌倦复杂,「表达」渴望简单、直接。你不要太繁琐地去描述你的思想,越直接、越简单,你的思想展露得越清楚、越完全。所谓「大道至简」,「大言」也是「至简」!
因为世间人总是「偏执一隅」,有小小的成就就满足了,就渴望把自己当作一个完整的全体的「道」去炫耀。因为世间人迷恋辞藻的浮华、旖旎,喜欢句子的繁琐、繁冗,他们真正想要表达的内涵,反而被掩盖了。
【故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
所以说,有儒家、墨家的是是非非之争。在庄子的那个年代,「儒家」和「墨家」互相不服对方的思想,互相都认为对方讲的错误的那个是正确的,对方讲的正确的那个是错误的,就是思想几乎是相反的,这是「儒家」和「墨家」。
你认为对的,我认为错;你认为错的,我认为对。——「儒家」对「墨家」是这样,「墨家」对「儒家」也是这样。
【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则莫若以明。】
那到底谁是对的?你必须跳出「儒家」,跳出「墨家」,退得极远,在「道」的「空明本体」上去看一切,这样你才能得出最准确的结论。
张三说李四是错的,李四说张三是错的,到底谁是错的呀?我们不向着张三,也不向着李四,跳出来旁观——「旁观者清」,不要局限于一个点或者一隅(一个角落),一定要归回到整体。
接下来,庄子又说:
【物无非彼,物无非是。】
世间的万物,无非就是「那个」和「这个」(「彼」就是「那个」,「是」就是「这个」)。
古人因为喜欢变换自己的用词去表达同一个意思,所以这个「彼」,它的反义词有的时候写作「此」,有的时候写作「是」,其实都是一个意思。「彼」的反义词说「此」也对,说「是」也对。
说万物无非就是那个和这个,分成两面嘛。
【自彼则不见,】
你把万物分出了一个自己,一个他人,有了这种「自」、「他」的分别了,你其实就看不清万物的真相了。你只要分出「自」、「他」,一分别你就陷在相里,就看不见真相了。
【自知则知之。】
其实就是「知自则知之」。
庄子说:如果我们完全了解了「自心」本身,就能知道一切万物了。
【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
世间万物无非就是那个和这个(两方),他们之间什么关系呢?那个出于这个,这个出于那个,都是互相生起对方的。比如说,阴生于阳,阳也生于阴,就是这样互相生起的(表面上看着是相反的,其实是相成的)。
【彼是方生之说也。】
「有彼有是」,就是有彼有此,就是有他有自——有「自」、「他」。有「自」、「他」的划分了,这说明万物万相产生了。
【虽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
所以虽然是这样,在万物的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当中,也产生了「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就是一切的「可」与「不可」也产生了。
【因是因非,因非因是。】
一切的是是非非也产生了(是是非非其实就是对对错错),有的时候对和错之间也是互相生成对方的。
经常我们在生活中经历一些很坏的事情,甚至很错的事情,过一段时间,又觉得它是挺好的事情;有的时候,经历一些好的事情,过一段时间,又觉得这件事不好(是坏事情)。所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好事情过一段时间可能变成了坏事,坏事过一段时间可能变成了好事。你说对的,可能恰恰是错的;你认为错的,可能恰恰是对的。
【是以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亦因是也。】
所以说,圣人不会执著于这种对立的万相,会跳出来,这样才能明照于「道」(「天」就是「道」);天也是根本因,圣人不会沉溺在一切的因缘幻相里,他会跳出来,退远了旁观,就是这个原因,不要陷在二元的对立当中。
庄子说:
【是亦彼也,彼亦是也。】
这个就是那个,那个就是这个。正就是邪,邪就是正,其实就是一体的。
【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
你这个「是」也统一了是非,你那个「彼」也统一了是非。就是这个也统一了是非,那个也统一了是非。
为什么这个也能统一是非,那个也能统一是非呢?因为「这个」和「那个」明明就是一回事,也就是一个体。也就是说,「这个」和「那个」都能统一是非,统一是非就是没有是非,回到那种万物混成的那种「一合相」的状态。
我们从任何一个点入进去,入到极致,都是整体。不管这个点在哪里,你只要入到极致,必然通整体。这个点无论是在「对」那里,在「错」那里;在「是」那里,在「非」那里;在「彼」那里,在「是」那里……这个点不管在哪一个派别,不管在阴阳的哪一边,这一点,你找准了入进去,入到极致,它就是「整体」,就是「源头」!
【果且有彼是乎哉,】
所以呢,真的有「彼」、「是」的分别吗?真的有「他」和「自」的分别吗?真的有「那个」和「这个」的分别吗?
【果且无彼是乎哉?】
或者说,真的就没有「那个」、「这个」的分别;没有正邪、对错、阴阳的分别?
【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
庄子这里讲的思想,我们听上去非常地熟悉。在很多哲学门派里,到了极致都会讲这种思想,什么思想呢?「泯灭二元对立」的思想,庄子也在讲。
「彼是莫得其偶」,「偶」就是二元(就是两个、两面,对立的两面)。就是说,彼、是,他方、此方,这个、那个……不要让他们对立起来,不要树立这个「二」出来,不要进行二元对立的划分,这才是「道」的关键!
「道」里不分别二元,没有二元,你不要立那个二元,这就是道的关键,这就是入道的关键,这就是成道的关键!
【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
「枢」,最初的含义就是门轴或者窗户的轴,可以让门和窗户进行开合。那么,这个地方它影响门窗的开与合,这是一个关键点。
也就是说,你一旦了解到了这个关键点(就是不要树立二元,不要有分别),你就找到了道的一个要门——一个关键点。你得到了这个关键点,「得其环中,以应无穷」,你就在源头这里,可以应对无穷的一切万相了,对什么都不要分别,这就是道——道无分别!
【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也。】
无论是「是」还是「非」,他们都通向那个无穷,因为是和非都是无穷本身。也就是说,阴也通无穷,阳也通无穷,为什么?阴阳都是无穷,你不要去分那个是呀,非呀;对呀,错呀;阴呀,阳呀……这就是道——道不分别!
【故曰莫若以明。】
你要想像庄子一样站在源头看世界,充满明觉、充满整体观,你就一定不要进行二元的划分,见到任何事物都不进行二元的划分。
但是,我们已经习惯了,从早晨睁开眼睛,你就开始进行二元的划分了。就是说,拉开窗帘看看天气,是阴还是晴呢?这是不是二元划分?是冷还是热?我是饿还是不饿?这个菜是咸还是淡呢?这个人是好还是坏?他长得好看还是丑陋啊?工作是忙碌还是悠闲?地铁上人多还是人少?工资给得是多还是少?这个事我做得对还是错……我们天天生活在二元里,是不是?
那以后,我们要觉观自己的这种二元划分,看到天气的时候,今天挺晴,你就想:哦,我又在进行二元的划分。如果我不进行二元的划分,我的思想当下就终止,终止在那个无念的状态里……那个就是「本源」本体(本身)!不要怀疑,就这么简单,赤裸裸地就在眼前,就是我们「自体」本身,就是「道」,就是「源头」,就是「明」……
只要我们有思想,我们就本能地在分别、在判断;无思想,当下就在「道体」本身当中,这是多么简单啊!
很多哲学流派,甚至很多宗教里,都在讲着跟庄子讲的一样的思想。因为智慧到了极致就是这样子,智慧到了极致必然归向「道」,合于「道」……「道」就是这样子——不分别,无二元。
所以,从明天开始,甚至从我们听完这节课开始,我们就留意自己是不是时刻在进行二元的划分?只要在进行二元的划分,立刻停止,当下就是「道」,就是「自我」本体,就是纯然天真的自我本性,就是我们的「真体」……
而那个「道」本自圆成,本然圆满,我们在「道」这里就圆成了我们的心。而这个圆成的心,就是我们的老师、师父、导师。所以,所谓的老师、师父、导师在外面吗?不在,在哪里?在「自心本身」。所有好的老师、师父、导师都是让我们归回「自心本身」,「自心本身」是最圆满、最智慧的老师了。
庄子也是这样成就的,各门各派顶尖的哲学家、领袖……都是这样成就的,就这么简单!
无有为有,
成心乃师。
泯灭二元,
当体即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