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庄子》17 “时机不对,努力白费”
00:00
内篇·人间世
第017课·“时机不对,努力白费”
审时而度势,
理正而行圆……
大家好!
今天开始,我们来学习《庄子·内篇》的《人间世》。
从前面的课程中我们了解到,庄子是一位伟大的神人,是一位圣人,也是一位至人。这样一位不可思议的思想家、哲学家,是怎样在世间体现自己的智慧的呢?
《人间世》这一篇章,庄子讲了很多个故事。首先讲的是孔子(孔圣人)与他的弟子颜回的故事。这个故事,我们分两个部分来讲解,今天先来讲上半部分。
我们都知道,传说孔子有弟子三千(当然「三千」也是概称),弟子三千有七十二位贤人(就是相对比较出色的佼佼者)。那么孔子的这七十二位优秀弟子当中,排第一名的就是颜回。孔子也曾经多次公开地赞美颜回。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这个故事。
【颜回见仲尼,请行。】
说颜回(他)来拜见孔子孔圣人,「请行」(希望孔子能够允许自己外出远行)。
因为儒家很重「礼」(礼仪、礼数),所以,弟子外出之前,先来跟自己的师父作一个祈请,师父同意了,自己再外出。
颜回希望孔子能够允许自己外出远行。
【曰:“奚之?”曰:“将之卫。”曰:“奚为焉?”】
然后孔子就问他:「奚之」(其实就是「奚至」。你要去哪里呀)?然后颜回说:「将之卫」(我要到卫国去)。孔子就问:你去卫国干什么呀?
【曰:“回闻卫君,其年壮,其行独。轻用其国,而不见其过。】
颜回回答说:「回闻卫君」(说了一下自己的名字,——这里很亲昵的感觉。颜回其实在十三岁的时候就跟随孔子修学了,他把孔子一方面当作是师父、老师,另一方面也像父亲一样,所以这里好像有一点点撒娇的意味一样)……
回(这样自称)我听说卫国的国君(他)年轻气盛,有点儿独断专行;「轻用其国」,在治国的时候比较草率,做的决定可能比较鲁莽;「而不见其过」,这个卫国的国君,他自己却见不到自己的过失。
【轻用民死,】
因为他总是很草率地、很冲动地做一些决策,所以导致人民伤亡惨重。
颜回对孔子说,就是因为卫国的国君(他)独断专行,又不见己过,所以导致人民死伤众多。
死了有多少人呢?
【死者以国量乎泽若蕉,】
就好像蕉草铺满了池塘一样(死掉的民众尸体堆叠起来,好像都要充满这一片大的池塘了)。
【民其无如矣!】
可以说,民众无家可归,有国就像没国一样!
因为自己的国君不爱民,所以这些国民有国家就好像没有国家一样!
【回尝闻之夫子曰:】
颜回说,我经常听夫子您讲(「夫子」是对于自己老师的敬称):
【‘治国去之,乱国就之。】
——这是孔子曾经讲过的,颜回来引用。
治理得非常好的国家,就不需要我们了,但是那些乱世(混乱的国度),其实是最需要我们的。
【医门多疾。’】
就好像医生擅长治病,所以很多病人都去找他。
【愿以所闻思其则,庶几其国有瘳乎!”】
颜回对孔子说:我希望能够用我在师父您这里听闻的教法,来想出一种完备的方案(治国方针),说不定卫国还有救呢!
颜回的字里行间(话里话外),其实都充满着对于孔子(孔圣人)的尊敬。那么孔子怎样回答的呢?
【仲尼曰:“譆,若殆往而刑耳!】
孔子说:哎呀,你要是真的敢去呀,可能凶多吉少啊!
【夫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扰,扰则忧,忧而不救。】
你年纪还轻,还在修道的路上,心思不要太杂乱;如果心思杂乱,就会引出很多事;事多了,你就深受困扰;深受困扰,就处在一种忧虑不安的状态里;要是处在忧虑不安的状态里,就不能获得内在的安宁。
孔子说:
【古之至人,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
古往今来的那些圣贤,都是先把自己的心调好了(把自己这里先修好了),然后再去利益别人。
我们知道,孔子比颜回大三十岁,所以孔子看颜回就像看自己的孩子一样。
【所存于己者未定,何暇至于暴人之所行!】
说颜回呀,你现在还在修学的过程中,还比较稚嫩啊,你怎么有空闲时间想到去那个暴君那里呀?
你还想去影响卫国的暴君吗?你有这个能力吗?
【且若亦知夫德之所荡而知之所为出乎哉?】
更何况,你了解道德是怎么沦丧的吗?你知道智慧的一个弊端就是总是会凸显自己吗?
智慧也有弊端,它让人想要凸显自己。「显异于众」,就是显得我跟大家都不同。
接着孔子又讲:
【德荡乎名,知出乎争。】
(文中的「知」通「智」。)
说道德的沦丧是怎么造成的?就是人太重视「名」(太争名逐利,太贪「名」)。那么智慧,它的一个弊端,就是使人想要彰显自己(彰显自己,想要跟别人去比高下,去竞争)。
【名也者,相札也;】
(这里的「札」(zhá),其实是「相互倾轧」的意思。)
因为大家都想争名,都想自己的名气大、名声好。这么一争,就起了一些不平等,相互间就不团结、不友好、不和善了,甚至相互伤害。
【知也者,争之器也。】
孔子说:智慧,它的一个弊端——「争之器」,反而成了人与人之间争高下的武器了。
明明智慧(它)最初应该是用来利益苍生的,但是争名的结果,使大家的智慧都成了争斗的武器了。
【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
所以,如果只追求表面的道德(追求名气大、名望高),或者你追求一种以己胜他的智慧,那么所谓的这种道德和智慧在你这里就成了凶器(是来害你的)。「非所以尽行也」,它们就不能帮助你完善自己的行为了。
【且德厚信矼,未达人气;名闻不争,未达人心。】
孔子又对颜回说:况且你忠厚老实,人气现在还不够高。
「名闻不争」,你的名气也不够大,不足以打动人心啊。要说某某国来了一个很有名的哲学家、思想家、谋略家,可能卫国还重视一下,但是你现在还不是太有名气,很多人都不知道你颜回呀。
【而强以仁义绳墨之言术暴人之前者,是以人恶有其美也,命之曰菑人。】
(这个「恶」读「wù」,讨厌的意思。)
名望不够,名声不足,这样的情况下,一个无名小卒到了卫国暴君那里,还要去讲一些什么仁义道德这些圣贤的标准之言(这个「术」就是陈述),你在这个暴君面前陈述圣贤的这种行为准则,你感觉合适吗?这个暴君肯定很讨厌你讲的这些美德呀。明明这个暴君就没有这些美德,你还去倡导圣贤的美德,这样反衬得这个暴君怎么样?就更不堪了嘛,所以他就讨厌这些美德,讨厌这些圣贤准则。然后你这个传达这些圣贤准则的人,在暴君看来就是菑人(不祥之人、带来灾祸的人)。
【菑人者,人必反菑之。】
你让暴君心情不爽了,他还能饶了你吗?
【若殆为人菑夫!】
难道你一点儿都不害怕吗?
——这真的像父亲叮嘱孩子啊:你不怕凶多吉少吗?这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啊!
【且苟为人悦贤而恶不肖,恶用而求有以异?】
如果说卫国的这个国君(这个暴君)他要真的喜欢贤德的话,他真的讨厌那些不肖(那些不堪的丑恶之行)的话,也没有必要非得听你颜回的呀,难道颜回你感觉你自己有什么独特之处吗?
【若唯无诏,王公必将乘人而斗其捷。】
除非你不去向卫国的这个暴君进谏,你要是进谏的话,这个卫国的国君(他)手下那么多有才的人(有智慧、有口才),他就会让自己手下的这些大臣、才子跟你辩论,看看谁厉害。
【而目将荧之,】
你现在还这么年轻,还在修学的过程中,你有几斤几两啊?有才的人遍天下,人外有人,高人很多,卫国的国君可能随便找手下一个大臣跟你一辩论,你就傻眼了(「而目将荧之」,就傻眼了)。
【而色将平之,】
一开始,出生牛犊不怕虎,很冲动,很激动,也很自信,就去了。别人一跟你辩论,你傻眼了,面色就开始灰溜溜的了,是吧?
【口将营之,容将形之,】
然后,辩着辩着,可能语无伦次了,不知道该讲什么了,「容将形之」,面无表情了。
【心且成之。】
辩着辩着,辩不过人家,甚至可能屈从别人的观点。
【是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
你这就有点儿像用火去救火、用水去救水——帮倒忙去,没用啊!说这儿着火了,你不是应该用水去灭火吗?但你没有灭成火,你还增益了火,这就像以火去救火一样啊。那儿发大水了,你应该让水减少吧,结果你还添大水了——以水救水。就是说,你帮不到什么忙啊!
可能颜回听了老师讲的这些话也没吭声,所以孔子又继续说:
【顺始无穷,若殆以不信厚言,必死于暴人之前矣!】
你要是顺着你开始的那种冲动(这个「无穷」,形容「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那种勇猛冲动、鲁莽的感觉),你要是随顺着你最开始的这种冲动而去,你不相信我讲的这些「厚言」(发自肺腑真诚地劝你),「必死于暴人之前」,你必将是死路一条啊!——你去见暴君还有好吗?
【且昔者桀杀关龙逢,纣杀王子比干,】
然后孔子就讲历史了:
想当初,夏朝的那个暴君桀,他杀了忠臣关龙逢;商朝的那个暴君纣王,他杀了忠臣比干。
关龙逢、比干都是很正直的,我们知道,非常忠诚,又勇于进谏。
【是皆修其身以下伛拊人之民,以下拂其上者也,】
像关龙逢、比干这些忠臣,都是非常优秀的有德之人(「修其身」,就是有德之人),非常爱人民。但是他们太爱人民了,显得自己的国君就不爱人民了呀;他们凸显了自己的道德,就衬托得国君更无道了嘛,是吧?「以下拂其上」,就抢了风头了呀。
【故其君因其修以挤之。】
因为他们有道德,太仁爱,反而使得国君心里很不爽,排挤他们,杀害了他们。
【是好名者也。】
这就是好名的冲动者呀。就是说,关龙逢呀,比干呀,都缺乏一些深思熟虑。——还是冲动啊!
这里的「好名」,其实也并不是讽刺关龙逢和比干,只是说他们冲动。但是讲给颜回听,孔子就怕颜回有这种个人英雄主义情结在作祟,导致他会有杀身之祸,就说得难听点儿,说你不要像关龙逢和比干那样贪名,结果命都没了。
可能颜回一直没吭声,孔子就继续讲:
【昔者尧攻丛、枝、胥敖,禹攻有扈,国为虚厉,身为刑戮。】
想想过去尧帝、禹帝(这都是非常贤明的君主),尧帝在攻打丛国、枝国、胥敖国的时候,禹帝攻打有扈国的时候,战争毕竟还是使「国为虚厉,身为刑戮」(所到之处生灵涂炭,非常地凄惨)!
【其用兵不止,其求实无已,】
那么,尧帝和禹帝作为贤明的君主,他们为什么还要攻打其他国家呢?就是拓展疆土嘛,是吧?「用兵不止」,还是想这国家大了还想再大嘛(不知足嘛),想求得利益,没有停歇的时候。
【是皆求名实者也,】
他们一方面也贪名,说我是一个很大国家的君主,那多厉害啊!——这是求名。那么统治的范围广,他得到的利益也多啊,所以尧帝、禹帝这样贤明的君主,他们还是「名」和「利」的一种困徒啊!
孔子就反问了一下:
【而独不闻之乎?】
你难道没听说过吗,你难道不知道吗,我讲的这些历史故事?
【名实者,圣人之所不能胜也,而况若乎?】
这个名气啊,这些利益啊,连圣人(连尧帝、禹帝这样的大圣人)都不能够轻易地荷负,而况你啊?年纪轻轻还在修学过程中的颜回,你担得起足够大的「名」和「利」吗?
我们再从头看一下这个故事:
颜回去拜见自己的老师(自己的师父)孔子,希望他允许自己外出远行。——很尊重师父。
师父问他去哪儿,他就讲了:我要去卫国。为什么去呢?因为那儿的暴君独断专行,让人民死伤惨重;人民太可怜了,我要去救他们。我听过您的教导呀,您说治理得非常好的国家就用不到我们了,但是那个乱世,恰恰需要英雄,需要我们啊,就好像医生门前会来很多病人一样,我们会治病,我们就得去治啊。
「愿以所闻思其则」,我呢,是依着您对我的教导来办事的呀,——这其实也是一种巧妙的说法,「您看,我是听了您讲的,然后去办这件事的,完全依从您的教导而行啊,所以您就不会拒绝我了,是吧?」然后颜回就信誓旦旦地说:我就觉得,哎呀,我这一去,卫国就有救了呀!
那么孔子就先感慨了一下(吓唬他一下),说:哎呀,你此去凶多吉少啊!先讲,你在修道的过程中,「心」不要杂,要专,要定。古往今来的那些至人(修到极致的那些大圣人),他们都是先修好自己,内心完全自在解脱了,然后再去利益别人的。你自己这边问题还没解决呢,你就想去暴君那儿去逞一时之勇?
「道德」、「智慧」,听上去是很高尚的名称,但是,如果人有争名之心,那么「道德」和「智慧」就成了凶器呀,不能够圆满我们的行为。
孔子又非常爱护地对颜回说:况且你这么忠厚老实(这是夸他);这么忠厚老实,但人气还不够啊(名声不够响亮啊),你到那儿,人家不鸟你(不把你当回事)。你是谁呀?连你的老师孔子都没去呢,你去了,你是谁呀?谁认识你呀?你一个无名小卒到暴君那里,去给人家讲仁义道德这些圣人的标准,你不觉得可笑吗?你是衬托暴君有多么不仁不义,那他心情不好就会害你呀。
再说了,如果卫国的国君真的是「悦贤」(真的是喜欢有贤德的人),人家卫国难道没有吗?他如果真的讨厌那些不堪的行为(不道德的行为),他还去做吗?他真的是个好国君的话,他手下也有人才,他为什么非得选你呀?
「恶用而求有」,这里的「有」,其实就是「你」。为什么找你呀?你有什么独特之处吗?名声不够响,还不如你师父;你师父还没出马呢,你先去了,你能胜过几个贤人、几个良臣啊?
除非你不进谏,你一进谏,这卫国国君随便找个手下人一跟你辩论,可能你就输了,然后你就惨败,灰溜溜的,是吧?所以,你去就是添乱去,「以火救火」,那不是添乱吗?「以水救水」,也是添乱。去也白去,还是添乱,而且还危险。
该说的我也讲清楚了,你要是顺着自己那个鲁莽之心,不相信我的忠厚之言,我保护你才语重心长地跟你讲这些,如果你不听,那「必死于暴人之前」(你必定死在暴君手里)。想想过去非常正直又有仁爱的关龙逢、比干怎么死的?他们难道没有仁德吗?有啊!但是他们太有仁德,又不善于掩藏自己的仁德,衬得自己的国君还不如自己,那国君能不排挤他吗,能不杀他吗?这就是贪名的下场。你争一时之名有什么用呢?
尧帝、禹帝算是很仁爱的国君了,治国也有方,在扩展疆土的过程中都会造成国力的亏虚,也会造成很多的伤亡。连这样圣明的国君都承受不起太大的名和利,而何况小小年纪的颜回你呀!
仔细品,好像是在讲「潜龙勿用」,——时机未到,不管我们有多出色,也不要贸然前行。在「世间法」的层面,还是要审时度势,要小心谨慎,不要强出头,「枪打出头鸟」。
孔子其实并不是懦弱之辈呀,他的仁爱可能远胜于颜回很多倍,但是时机未到,他不会去暴君那里进谏。那不是送死吗?死了怎么利益苍生呢?所以人要有远见,该显的时候就显,该藏的时候就藏……
那么孔子陈述完以上这番话之后,还有一句话让我们很感动。他把该讲该劝的都讲完了,都劝完了,然后说:
【虽然,若必有以也,尝以语我来!”】
虽然道理我都讲清楚了,「若必有以也,尝以语我来」(那么,颜回你也是有思想的,你是我弟子中很优秀的,你可能有一种非常合理的理由可能是我没想到的,那你就跟我讲一讲吧)。
所以,孔子,他也不独断专行,也不唯我独尊,是吧?他很客观,很公正。表达完了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这种关心、关爱、忧虑),也让颜回发表一下个人看法。——这是真正的好老师啊!所以说「孔圣人」被尊为万世师表啊!那么我们不要忘记这个故事是谁讲的——庄子讲的。无论这个故事里颜回的性格,还是孔子的人品与道德,其实也都是庄子的呀!
谁说善于出世间法的圣人就不擅长世间法呀?未必,是吧?也可能更加有智慧,更加圆融。
那么《庄子》这部书一直被归类为道家的典籍,我们都知道,实际上你看,「道家」里又含着「儒家」的,在中国,「儒、释、道」真的是很难分开的。
今天我们就先学习这么多吧。
感谢庄子把孔子教育弟子的这个故事讲得非常生动,也给我们很深的思考……
真正遍知一切的大智慧者,因为明觉,因为始终明觉,所以永远不会冲动和鲁莽,做任何事都会找准恰当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