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庄子》21 “大栎树的反抗”

00:00

021课·“大栎树的反抗”

物各有命,

物各有巧以自存……

大家好!

今天庄子又给我们讲了一个关于「无用之用」的故事。其实在前面,庄子已经讲过关于大葫芦的故事、大臭椿树的故事……大家应该印象都比较深刻。今天又讲了一个「大树」的故事,我们来看一下:

【匠石之齐,至于曲辕,见栎社树。】

「之齐」,就是「至齐」(就是到达的意思),到达齐国。一个名叫「石」的木匠,到达了齐国的「曲辕」这个地方(「曲辕」,这是地名)。

这个名叫「石」的木匠,来到了齐国的「曲辕」这个地方,然后「见栎社树」,其实就是「见社栎树」。「社」,就是古时候祭祀土地神的地方;栎树(栎,这个字读「lì」),其实也叫「橡树」。

【其大蔽数千牛,絜之百围;】

这个木匠来到了这个地方,看到了一棵栎树,这个树非常非常地大,有多大呢?可以荫蔽数千头牛。

古时候,那些古人处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在计量方法上都很有趣味性。说树有多大呢?他不是直接量尺寸(可能工具也没有喽),他直接说:哎呀,这个树可以荫蔽数千头牛!你就想象它有多大吧……这指的是这个树的树冠(就是它的枝叶合在一起的那个树冠)可以荫蔽数千头牛。

又讲说,这棵大栎树「絜之百围」,你要是伸出两个胳膊去抱这个树,那大概需要一百个人都伸出胳膊抱这个树(一百个人同时伸出双臂抱这棵大树),这样连起来才能够围一圈……这树实在是太粗了!

也可能因为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他们)就喜欢抱大树,所以我们现在很多都遗传了这个习惯,见了大树就想抱一抱……我个人也是,见到很粗的、很大的树,就想去抱一抱。

又说这棵树非常地高——

【其高临山,十仞而后有枝;】

这棵树的高度已经超过山顶了,超过山顶了「十仞」(就是八十尺,一仞大概是八尺,十仞就是八十尺)——超过了山顶八十尺,还在延展它的树枝呢……这棵树实在是太高了!

【其可以为舟者,旁十数。观者如市,匠伯不顾,遂行不辍。】

如果说把这棵大树用来造船,能造十艘船。因为这棵树是巨型树啊,所以「观者如市」,过来观看它的人(参观的人)就像是赶集一样人来人往的,络绎不绝。

但是「匠伯不顾,遂行不辍」。「匠」,就指的那个木匠;「伯」,是因为这个叫作「石」的木匠,他属于木匠当中比较权威的人了,所以有的时候给他一个敬称,说「匠伯」(这是敬称,其实指的还是那个名叫「石」的木匠,他是属于木匠中的专家,大师级别的)。

他经过这里的时候,虽然观看大树的人像潮水一样汹涌,像赶集的一样络绎不绝,但是这个名叫「石」的木匠,他可能就瞟了一眼(也不仔细看),就一直向前走路,也不停下来。

于是,这个名叫「石」的木匠的弟子就蛮奇怪的——

【弟子厌观之,走及匠石,】

这个木匠的弟子,既然是弟子,还在学,那还没有到大师级别。这弟子看……哎哟,这么大的树,就看了个够。「厌观之」,就是看了个够。看了够之后,那师父走老远了,是吧?他就「走及匠石」,他就追上去。

追到师父那儿,就对师父说:

【曰:“自吾执斧斤以随夫子,未尝见材如此其美也。先生不肯视,行不辍,何邪?”】

说自从我带着木匠用的这些工具,「斧斤」就是木匠用的工具。自从我带着工具追随师父您以来,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好的木材啊。但是遇到它,您怎么都不珍惜呢?看都不仔细看,还一直走路不停歇,为什么呀?(——这是弟子问师父。)

【曰:“已矣,勿言之矣!散木也,】

然后这个名叫「石」的木匠(他)就回答说:「已矣,勿言之矣!」行了,不要说它了,不要谈它了,「散木也」(这是一开口就知道是专家,是大师),没用的木头,根本不是块料。

这个专家——名叫「石」的木匠,他说:

【以为舟则沉,以为棺椁则速腐,以为器则速毁,以为门户则液樠,以为柱则蠹,是不材之木也。】

你不懂,这根本就不是块料,要是用这个大树的木头去做船,就会沉底儿的。船当然不能沉底儿了,对吧?但是用这种木头做船会沉底儿,说它挺重的;但是用它做棺材,又会很快地腐烂(它不结实);要是用它做器皿,也会快速地毁坏(不牢固);要是用这种木头去做门、窗户框,则「液樠」,就是那个树内含的那个汁液就会往外溢(脏兮兮的,不忍睹);要是用这种木料去做柱子的话,又会遭虫子蛀……「是不材之木也」,所以真的不是块好木头,真的是没法用。对于我们木匠来讲,它就不是块好材料,不用考虑,也不用看。

【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

正是因为这棵大树根本就没什么用,木匠谁都不会相中它的,所以呢,「无所可用」,它才能够这么长寿(活这么久),长那么高大。

可能有的好朋友在这个地方就会感慨说:废物也有废物的好!

我们接着往下看:

【匠石归,栎社见梦曰:】

这个叫作「石」的木匠回来之后,「栎社见梦」(其实就是「栎社现梦」),就是说「社」——祭祀土地神的地方,那棵栎树就托了一个梦给这个姓石的木匠(在梦里,这个大树还会说话),说:

“女将恶乎比予哉?】

那意思是:你说我不是块料——无所可用,说我是散木……说了我一堆坏话,我可是知道的。那么,你的评判标准是什么呢?你想把我跟什么作对比呢?你这样说我,说那么难听……

【若将比予于文木邪?】

「若」就是「你」。你想把我跟那些有纹理的,你们认为有用的木头相比,是吗?

【夫柤梨橘柚果蓏之属,实熟则剥,剥则辱;】

你们认为有用的木头,比如说像山楂树、梨树、橘子树、柚子树,或者「果蓏之属」……这些都是能够产果实的树,你要是拿我跟它们去比,那你想一想。

这棵大栎树就对这个叫作「石」的木匠说:你们感觉那些结果子的树蛮有用,是吧?果实成熟的时候,你们就去摘。「则剥」,就是把果实与树的母体相剥离嘛,摘果实嘛,是吧?「剥则辱」,在摘果子的时候,就会毁伤这棵树。

很多好朋友都应该摘过果子,是吧?去树上摘杏、摘桃子、摘梨子等等,我们都摘过果子,也有的摘过樱桃……在摘的时候,就经常会毁伤树枝,是吧?

【大枝折,小枝泄。】

大的枝条可能都掰断了。

有的时候,那果子长的位置太高了(树枝太高了),我们就跳上去,或者爬梯子上去。跳上去,很多时候往上一跳,把那个大树枝就给它弯下来,这样方便我们尽情地摘果子,但是从来没有体会到大树有什么感受,是吧?

那么,在摘果子的时候,小的树枝上有的时候也长一些果子,我们一摘,那个小的枝条也被蹂躏了一番。「泄」,就是被蹂躏了一番(被摧残的样子)。

【此以其能苦其生者也,】

这些树,在这个无用的大栎树看来,都是苦命的树。就是因为自己有用,能结果子;果实成熟的时候,人家就去摘啊;摘的时候,把它们给摧残一番……它们简直是自己苦自己,是吧?

【故不终其天年而中道夭,】

所以,这样的所谓的有用的树——这些能结果子的树,大多数都不能够尽其寿命——「尽其天年」,很多中途就夭折了(被人折磨死了)。

【自掊击于世俗者也。】

它们是自找的麻烦,自己主动招来的打击啊!这是大栎树的看法。说你能用啊,大家赞美你,是吧?到最后其实就是利用你,用完了把你给扔掉了,扔到一边去了。

【物莫不若是。】

这个大栎树说:其实想想,你们人类对什么不是这样的啊?不都是这样吗?就是「利用」,利用完了就毁坏,而且无情无义,就是这种感觉。

【且予求无所可用久矣,几死,乃今得之,为予大用。】

这个大栎树说:其实,我已经看透了你们人类,很自私自利的,利用万物,不珍惜万物,毁坏万物……你们完全以自我为中心的。所以,我就一直求——我怎么样才能保存自己呢,如果我对于人类来讲是可以利用的,那我一定会被他们利用,乃至摧残。

大栎树说:其实在我想要保存自己生命的这个过程中,我一直想办法做一棵没用的树,在这个过程中也不容易,也是九死一生啊(「几死」,就是九死一生)!终于,终于,我找到了一个方法,就是说在这个祭祀土地神的地方,做一棵没用的大树。我终于找到了「以无用为大用」的方法了——只有我是个没用的材料,人家才不会伤害我。所以,我求的就是没用,「没用」就是我的「大用」,我才能活下来,活这么久啊!你看你们那些有用的树早死光了,是吧?我还活着。

【使予也而有用,且得有此大也邪?】

然后大栎树又说:如果我也像你认为的那种有用的树一样,我肯定长不了这么大,早死在你们人类手里了。

再者说了:

【且也若与予也皆物也,奈何哉其相物也?】

「若」,是「你」的意思;「予」,是「我」的意思。

这个大栎树给这个叫作「石」的木匠托梦,在梦里就斥责他说:想一想,你和我也不过就是天造之物嘛。你是天造之物,我也是天造之物,我们应该是平等的,那凭什么你们来评判我呢?「相物」,就是相互评判。

【而几死之散人,又恶知散木!”】

前面这个叫作「石」的木匠不是对着自己的弟子说这棵树不是块材料,说它是散木(就是像废物一样)——其实是一种骂了,在树看来很伤自尊心的喽。

这个大栎树这个时候在梦里边反击了,就说:你骂我是散木(等于是废物的意思了),那我还骂你是散人呢(你也是个废物),而且你是「几死之散人」。

为什么说「几死」呢?因为这个名叫「石」的木匠,他被敬称为「伯」,他是木匠界的权威、专家、大师,正是因为他是专家、大师,很多人都找他,累也累死了,是吧?

所以,我们知道有句古语叫「多用必多费」,或者说「多用必大费」,用得多就费得多嘛。也有人讲,说:善于打仗的,一定会死在战场上;善于游水的,一定会死在水中。

这个大栎树现在就嘲笑这个叫作「石」的木匠说:你是木匠界的权威,但你早晚得累死,所以说你是「几死之散人」。「散人」,就是废物人(这是在骂他,在反击了)。

【匠石觉而诊其梦。】

那么,这个叫作「石」的木匠做了这样一个奇怪的梦,这个大栎树还能找自己来,还能嘲笑自己来……他觉得就挺奇怪,是吧?所以,他睡醒之后,他就跟弟子讲了一下他这个梦。

【弟子曰:“趣取无用,则为社何邪?”】

然后,弟子就这样说:「趣取无用,则为社何邪?」这个大栎树,它要是真的追求无用的话,那它躲起来长在野外,长在没人找得到它的地方不好吗?为什么长在「社」这个地方?「社」,祭祀土地神的地方,人来人往的,人也挺多的,为什么长在那儿呢?你这是故意要标新立异、争名斗利,还是想干嘛?为什么长在人众比较聚集的地方呢?

所以,这里这个叫作「石」的木匠的弟子等于有点质疑这个大树的说法。它是真的追求无用吗?它长在那儿成为一棵有名的栎树了,是不是它在追求虚名?是不是在追求虚荣啊?

【曰:“密!若无言!】

听到弟子这样讲的时候,这个叫作「石」的木匠就说:「密!若无言!」就是说,你不懂,你就别讲话了!

【彼亦直寄焉,以为不知己者诟厉也。】

其实那棵大树,我感觉它是故意长在那个祭祀土地神的地方的,长在那儿,让那些不懂它的人去骂它(成为人们的笑柄,就像一个丑角一样),这样大家反而不伤害它。就到了这个大树这儿嘲笑一番就走了,是吧?反而不伤害它。

【不为社者,且几有翦乎!】

但是,如果这棵大树不长在祭祀土地神的地方,你能想象吗?它可能就被人砍了,当柴火烧了啊!因为它没用又那么大,可能就被人砍了当柴烧了,总归燃烧还是可以的吧?所以,我感觉它之所以去长在那个祭祀土地神的地方,也是有它的用意的。

【且也彼其所保与众异,而以义喻之,不亦远乎!”】

这个叫作「石」的木匠又说自己的弟子,说:更何况我们想一想,这棵大栎树(它)保存自己生命的方法是与众不同的,它一定有独特的、独到的思维,你就不要用常理去推断人家了。可能你有争名之心、爱慕虚荣的心,你才会这样想人家呢,对吧?你就不要用常理去推断了,这样可能就会相去甚远,你怎么会懂它呢?

那么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我们再来稍微回顾一下:

说名叫「石」的这个木匠,来到了齐国的曲辕这个地方,见到了一棵「大栎树」。这棵大栎树特别地大,它长在祭祀土地神的地方。

那么,观看这棵大树的人特别多,但是这个叫作「石」的木匠看都不看它一眼,可能就眼睛的余光瞟了一下,就直接继续赶路。

他的弟子看了个够,然后追上师父就问:这么好的材料,您怎么看都不仔细看?然后师父就说:你不懂,这根本就不是块材料,是块废物(等于是废料),做什么也做不成,无所可用,所以它才能活这么久啊。

那么,这个叫作「石」的木匠回去之后,睡觉就做了个梦。这个大栎树入到他的梦里,就生气了嘛,就表达自己的不满……这个地方就提示我们「万物有灵」,对一棵大树你也别轻易地讥讽、嘲笑,人家也是不高兴的。

这个大栎树在这个叫作「石」的木匠的梦里为自己申辩说:你说我没用,说我是废物,说我不是块料,你拿我跟谁相比呀?要是跟那些结果实的树相比的话,你们感觉它有用,结果到最后它们被你们摧残得好苦,对吧?很多都不能「终其天年」,本来能活很久的,结果活不了多久,可能中途夭折了。它们就是因为有用,才遭受到了你们世俗中人的这种摧残……万物都是这样,被你们人类摧残。所以我就想办法让自己「没用」,让你们认为我没用,所以我才能活下来呀。如果我有用,肯定活不了这么长时间,这是一点。

再一个,你和我是平等的,都是天所造物(天造了你们人类,也造了我们大树),那凭什么你们要来评判我们,我们还没评判你们呢?要是评判的话,对于我们来讲,你这个木匠当中的专家、大师,也不过是一个将死之废物人而已,又怎么能懂你心中的废物树呢?

看来这个大栎树(它)的瞋恨心和复仇心还不小。但是,这个大栎树的这一番言论也给我们了一些思考:确实是,有用就真的好吗?无用就真的不好吗?——存在即合理!

有的时候走到山间野外,看到开得非常美的花儿,一些小野花一丛一丛的,无比艳丽……有时候也会想:这么偏僻的地方,没几个人来欣赏,它们还是那样认真地开放……突然就萌生一种感动。难道一定要有用吗?难道一定要有人懂吗?难道一定要人来欣赏吗?就这样地绽放不好吗?其实在我们未觉知到的地方,有各式各样的生命形态,就那样绽放着自己……我们对它们毫无觉知、毫无认识,但是它们就这样存在着……想到这一点,让我们的心变得安宁。

再一点,这个很大的栎树,它说:无论人类还是树,都是天所造物,我们凭什么(我们有什么权利)去评判人家呢?为什么不能彼此尊重呢?你是天所造物,我也是天所造物,凭什么你说人家是有用的或者无用的,为什么标准要在你这里呢?人类是不是太自我为中心,太自高自大了呢?

然后,当这个叫作「石」的木匠把这个栎树给自己托梦的这件事讲给弟子的时候,弟子也说了一句话,说:它要是真的想做一棵无用的树,干嘛长在「社」那个地方(干嘛长在祭祀土地神的地方)?

——其实这是充满讽刺的一句话,这也体现了人性。就是人经常不把别人往好了想,总是把别人往坏了想,往邪恶了想,是不是这样?这是一种人类的劣根性!为什么不本能地想想人家的智慧,一定要挑人家的瑕疵,挑人家的邪心、邪意呢?

当然,我们也发现了:在生活中经常是不快乐的人,喜欢把其他人往坏了想;快乐的人,倒是经常把人往好了想。所以,让人人都快乐,这样相互间的这种讥讽、嘲笑应该也会少很多吧!

本来这个叫作「石」的木匠是嘲笑过这棵没用的大栎树的,但是这棵树给自己托梦之后,他的心确实有所改变了。所以,当自己的这个弟子去嘲笑大栎树的时候,他反而帮着树去讲话了,说:你不懂,你别说了!它可能故意就长在祭祀土地神的地方的。你怎么能懂它呢?你不要盲目地评判别人了。

这个地方已经体现出这个木匠心理的变化了,是吧?他开始尊重这棵大树了。也许这也会影响他以后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他可能也不会轻易地讽刺什么现象了;他也可能不会过于以自己为中心,或者以人类为中心了;他可能会像庄子一样退远了看问题,看现象……

所以庄子讲的这个故事,整体而言,它不仅仅包含着「无用为大用」的这一个玄妙道理,还包含着很多其它的道理,我们要细品一下……

一棵大树的反抗……为什么我们要相互评判?为什么要看人不顺眼?我们就真的好吗?要把那个自我为中心觉知世界的角度给它替换掉,变成什么角度呢?庄子肯定就是以「道」的全体的角度来看,所以他就会尊重万物了。要是庄子看到这棵大树,肯定就不会嘲笑它,对不对?

好,今天我们就先分享到这里。

感恩这个宇宙中各式各样的奇异现象!我们相信每一种奇异现象,都饱含着无尽的哲理……

感恩我们的生存!


相关文章

探寻《庄子》01“深山有高人”

探寻《庄子》01“深山有高人”

内篇·逍遥游第001课·“深山有高人”深山有高人,其名曰庄子。万妙不离玄,玄极入真门……大家好!今天开始我们来深入庄子的精神世界……我们都知道,庄子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也是我国浪漫主义...

探寻《庄子》02 “圣人无名”

探寻《庄子》02 “圣人无名”

第002课·“圣人无名”远时有高人,遗世而独立。放旷无能知,天地莫能识……大家好!上节课,庄子给我们讲了一个北海的大鱼变成大鸟,飞到南海「天池」的故事……接下来,就换了一个视角,讲商朝的开国之君(也就...

探寻《庄子》03 “不乐复何如”

探寻《庄子》03 “不乐复何如”

第003课·“不乐复何如”万物适所适,我自有归依。贤尚贤多能,贤贤各有志……大家好!这节课,庄子给我们讲了一个非常美丽的故事:上古时期,尧、舜、禹的尧帝想要把天下让位给许由的故事。在正式看这个故事之前...

探寻《庄子》04 “神山与神人”

探寻《庄子》04 “神山与神人”

第004课·“神山与神人”若非神人辈,何于神人会。神地神人居,归神则不昧……大家好!这节课,庄子又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是「肩吾」和「连叔」的故事。我手头的资料里讲,说肩吾和连叔在历史上并不存在,是庄子...

探寻《庄子》05 “无用之用”

探寻《庄子》05 “无用之用”

第005课·“无用之用”有用之用,速用殆尽。无用之用,逍遥永恒……大家好!今天的这节课是庄子的朋友「惠子」和庄子的一些对话,里面包含着好几个小故事,都非常地有趣味性,我们来看一下:【惠子谓庄子曰:“魏...

探寻《庄子》06 “诸子百家, 庄子第一”

探寻《庄子》06 “诸子百家, 庄子第一”

内篇·齐物论第006课·“诸子百家,庄子第一”退,明辨万象以为知,入,善合万知以为慧……大家好!今天开始,我们来学习一下《庄子·内篇》的《齐物论》。《齐物论》的开篇是两个人的对话——「南郭子綦」与「颜...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