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礼记 > 正文内容

《礼记》摘要 048 “中庸”

恒宁传统文化乐园3个月前 (01-31)礼记239

00:00

【原文】

自诚明,谓之性(1);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注释】

(1)“自诚明”二句:郑注:“由至诚而有明德,是圣人之性者也。由明德而有至诚,是贤人学以知之也。有至诚则必有明德,有明德则必有至诚。”

【译文】

由诚而明白道理,这叫做“天性”;由明白道理而有诚,这叫做“教导”。有诚就一定明白道理,明白道理就一定有诚。

【原文】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1)。

【注释】

(1)参:通“三”。朱熹云:“谓与天、地并立为三也。”

【译文】

只有天下至为真诚之人,才能够完全发挥自己的天性;能够完全发挥自己的天性,就能够完全发挥他人的天性;能够完全发挥他人的天性,就能够完全发挥万物的天性;能够完全发挥万物的天性,就可以协理赞助天地化育万物;可以协理赞助天地化育万物,就可以和天、地并立为三了。

image.png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恒宁国学 | 醍醐学院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engningguoxue.com/?id=649

分享给朋友:

“《礼记》摘要 048 “中庸”” 的相关文章

《礼记》摘要 002 “直而勿有”

《礼记》摘要 002 “直而勿有”

【原文】贤者狎而敬之(1),畏而爱之。爱而知其恶(2),憎而知其善。积而能散(3),安安而能迁(4)。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5),很毋求胜(6),分毋求多。疑事毋质(7),直而勿有(8)。【注释】(1)贤者:有道德、才能之人。狎(xiá):亲近。(2)爱:喜爱。与下文“憎”相对。恶(wù):缺点。...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