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摘要 048 “中庸”
00:00
【原文】
自诚明,谓之性(1);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注释】
(1)“自诚明”二句:郑注:“由至诚而有明德,是圣人之性者也。由明德而有至诚,是贤人学以知之也。有至诚则必有明德,有明德则必有至诚。”
【译文】
由诚而明白道理,这叫做“天性”;由明白道理而有诚,这叫做“教导”。有诚就一定明白道理,明白道理就一定有诚。
【原文】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1)。
【注释】
(1)参:通“三”。朱熹云:“谓与天、地并立为三也。”
【译文】
只有天下至为真诚之人,才能够完全发挥自己的天性;能够完全发挥自己的天性,就能够完全发挥他人的天性;能够完全发挥他人的天性,就能够完全发挥万物的天性;能够完全发挥万物的天性,就可以协理赞助天地化育万物;可以协理赞助天地化育万物,就可以和天、地并立为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