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庄子》34 “道”
00:00
第034课·“道”
可传而不可受,
可得而不可见……
大家好!
我们继续回到《庄子·内篇》的《大宗师》。这节课的重点就是一个「道」字,庄子讲什么是「道」。
【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
庄子说:「道」这个东西,我们能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祂的力量、祂的存在;但是呢,又能够感受到「道」(祂)是无为的,也是无形的——祂确实存在,但是无为无形。
【可传而不可受,】
某个师父「传道」给我们,好像真的可以「传」给我们一样:可以描述一下,讲一讲祂……但是,我们却没有办法经由别人「传」而当下就得到那个「道」。
师父「传道」给我们,只是告诉我们「道」的样子,怎么样证到祂,怎么样与祂合一;但是,我们了解了祂是什么样子,不代表我们就能够直接证入祂,合于祂……
正因为「道」是无为、无形、无相的,祂不是一个具体的事物,可以从一个人的手里交到另一个人的手里,你只是需要去悟、去证、去真正地化掉自己,与「道」相融……
【可得而不可见;】
庄子说:「道」这个东西,可以说是可得的,真的有证道者可以合于道,可以说是可得的;但是,却不可见,因为祂是无形无相的。
一个证道者在这里,你却不能讲,说:拿出你的「道」给我看看。他也拿不出来,因为那个「道」就像虚空一样,无形无相,拿不出来,是不可见的,只能去感受……
【自本自根,】
「道」以自己为本,以自己为根。祂不是借助外物而生的,祂的根本不在外面,而是祂自己本身。
「道」,就是「道」的根本、本身,祂以自己为根本。
【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
在天与地还没有出现的时候,「道」就早已经存在了,也不知道存在了多长时间了……
「道」的存在是早于天,早于地的,没有谁知道——「道」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诞生的,这个问题没有人能解答给你。
【神鬼神帝,生天生地;】
这里的「神鬼神帝」的「神」是动词,就是使鬼「神」,使帝「神」;就是使鬼啊,使帝啊都得到那个灵、那个力量、那种能量……
「道」,可以让鬼拥有力量、拥有能量,让「帝」(帝王)拥有能量、拥有力量;而「道」,祂生出了天,也生出了地。
【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
「道」,比太极的出现还要早。
「太极」,是一种阴阳未分之前的混沌状态。一说「混沌」状态,好像还有个「相」一样,有个状态,是吧?「道」的出现比太极还要早,但是祂却不会自我高慢,祂好像没有主观意识。
「道在六极之下」,就是在天地、四方之下;但是,我们却不知道祂有多深,因为祂无形无相嘛,很难判断祂的深浅。
【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
要说「道」,祂比天地出现得还要早,是祂生了天,生了地;但是,又很难讲这个「道」已经存在了很久的时间——因为祂无形无相,你没有办法计算祂存在时间的长短……
「道」,要说寿命的话,祂比上古还要老、还要久……但是,具体有多久的寿命呢?又无法计算,因为祂无形无相……
「道」,就像真空一样,你没有办法说祂「长」,或者说祂「老」;这些形容词去形容「虚空」都不恰当,「道」就像虚空一样……
庄子说:
【豨韦氏得之,以挈天地;伏戏氏得之,以袭气母;】
「豨韦氏」,是传说中远古时期的帝王,也是比较英明的帝王。
庄子说:豨韦氏这个帝王得了道了,所以他能够统领天地;而「伏羲氏」(我们也知道「伏羲」,据说伏羲和女娲是人类的始祖,又说伏羲最早创立了八卦,还有人说伏羲创立了最早的文字)。庄子说:伏羲(他)也得了道了,他能够使自己内在的气和外在的真气相贯通、相合一(内气、外气贯通合一)——以自身之气通宇宙本源之气。
这个「气母」,其实就是宇宙本源之气。
【维斗得之,终古不忒;日月得之,终古不息;】
庄子说:北斗星也得了道了(北斗七星,它也得了道了),所以一直以来它都不会出现什么错谬;太阳、月亮也得了道了,所以一直以来都不会停息它们的照耀……
【勘坏得之,以袭昆仑;冯夷得之,以游大川;】
「勘坏」,是指的昆仑山神。
昆仑山神也得了道了,所以他才能够主宰昆仑山;「冯夷」(代表黄河神)——黄河神也得了道了,所以他能够掌控大河、大川。
【肩吾得之,以处大山;黄帝得之,以登云天;】
庄子说:肩吾这位泰山之神,他也得了道了,所以,他可以安处在这么大的泰山这里;而黄帝也得了道了,所以能够登云天,处在众人仰望的高处。
【颛顼得之,以处玄宫;禺强得之,立乎北极;】
「颛顼」,据说是黄帝(他)的孙子。
颛顼(他)也得了道了,所以能够安处在玄宫(「玄」,代表北方)。据说,颛顼成为了北方之帝,在北方取胜了,掌握了权力、地位。
「禺强」,指的是水神(据说,他也是黄帝的孙子),他也得了道了,所以能够立在北海那里(他成了水神,能够掌控北海)。
庄子说:
【西王母得之,坐乎少广,】
「西王母」,也是传说中的神人,她也得了道了,所以她能够坐拥着「西极」的大山。
「少广」,是最西边的大山。我们知道,南极就是地球的最南边;那么,北极就是最北边;西极就是最西边(「少广」,就是西极这里的一座山)。
西王母也得了道了,所以能够在西极的「少广山」这里称王称霸吧(算是),有一定的权力、地位,神通广大。
【莫知其始,莫知其终;】
庄子说:我们不知道「道」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也将什么时候结束;没有人能了解「道」的「始」与「终」(不知道祂的开始和终结)。
【彭祖得之,上及有虞,下及五伯;】
「彭祖」,是一个很长寿的神仙,活了很久。
那么,庄子说:「上及有虞」,就是彭祖的寿命从舜帝的时候就开始了;「下及五伯」(「五伯」,指的是五霸,「五霸」就是夏商周的五位霸主、五位君主)。
也就是说,彭祖的寿命从舜帝那个时候开始延续,一直延续到了夏商周。因为彭祖得了道了,所以他寿命很长。
当然,得道者,他的功力和神通变化是在不同的角度去呈现的——有的是体现在寿命长;有的是体现在神通广大;有的呢,体现在可以一直有规律(不错谬)……
【傅说得之,以相武丁,奄有天下,】
庄子说:殷商时代的名士「傅说」这个人,他也得道了,所以他会成为殷高祖「武丁」的国相(就是国家的丞相)。
成了丞相了,就掌握了国家大权,所以说「奄有天下」,就能够掌控天下。
【乘东维,骑箕尾,而比于列星。】
「东维」和「箕尾」,指的都是天上的星星的名字。「乘东维,骑箕尾」,就是越过了东维星,也在箕尾星之上。
傅说这个人,他是殷商时代的名士,后来成了国家的丞相,掌握国家大权,死了之后,他的灵就飞到天上去了;「比于列星」,就是在众多的群星之间闪耀着……
得道者傅说,最终——他的「灵」到天上成为了一颗闪耀的星星。也就是说,有的得道者,他把自己的光明修出来了,他化为了光明。
得道者各式各样,各有擅长,但都是因为得了「道」!
「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豨韦氏得之,以挈天地;伏戏氏得之,以袭气母;维斗得之,终古不忒;日月得之,终古不息;勘坏得之,以袭昆仑;冯夷得之,以游大川;肩吾得之,以处大山;黄帝得之,以登云天;颛顼得之,以处玄宫;禺强得之,立乎北极;西王母得之,坐乎少广,莫知其始,莫知其终;彭祖得之,上及有虞,下及五伯;傅说得之,以相武丁,奄有天下,乘东维,骑箕尾,而比于列星。」
同是一个「道」,
无形又无相,
变化万万千,
诸圣皆得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