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摘要 054 “中庸”
00:00
【原文】
故君子之道本诸身,征诸庶民,考诸三王而不缪(1),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2),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质诸鬼神而无疑,知天也;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知人也。是故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远之则有望,近之则不厌(3)。
【注释】
(1)缪(miù):谬误。
(2)质诸鬼神而无疑:孔疏:“质,正也。谓己所行之行,正诸鬼神不有疑惑,是识知天道也。”让鬼神对自己的行为加以验证。
(3)“远之”二句:孔疏:“言圣人之道,为世法则,若远离之则有企望,思慕之深也。若附近之则不厌倦,言人爱之无已。”
【译文】 所以君子治理天下之道,先从自身出发,然后在百姓中求得验证,再考校于三王而没有谬误,立于天地间而不悖逆,让鬼神验证自己的行为而没有疑惑,等待百世以后的圣人核验也没有疑惑。让鬼神验证自己的行为而没有疑惑,这是知晓天意;等待百世以后的圣人核验也没有疑惑,这是知晓人情。所以君子的举动被后世认为是天下的常规,行事被后世认为是天下的法度,言论被后世认为是天下的准则。君子行此圣人之道,远离了就会想望思慕,接近了也不会厌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