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庄子》60 “黄帝参拜广成子”
00:00
第060课·“黄帝参拜广成子”
守其一以处其和,
吾形未常衰……
大家好!
我们继续学习《庄子·外篇》当中的《在宥》。
这节课讲的是黄帝拜见一个世外高人广成子的故事。
【黄帝立为天子十九年,令行天下,闻广成子在于空同之上,故往见之,】
黄帝即位之后当天子当了十九年,他的政令通行天下(应该说事业已经发展到了极致状态),这时候,黄帝听说广成子是个高人,他就住在空同山那里。黄帝就去拜见他。
广成子住的地方很好——「空同山」。单单「空同」这两个字,大家仔细品,非常地幽妙——虚空的「空」、大同的「同」、相同的「同」——空同山。
【曰:】
黄帝去拜见广成子,到了之后就对他说:
【“我闻吾子达于至道,敢问至道之精。】
我听说先生您已经修到了最高境界,想向您请教一下这最高境界的精髓是什么。
黄帝说:
【吾欲取天地之精,以佐五谷,以养民人;吾又欲官阴阳,以遂群生,为之奈何?”】
我想要汲取天地之间的精华,来帮助五谷生长,从而养育我的国民;我也想能够主宰和掌控阴阳二气,让它们顺应万物的发展。为了实现我这个目的,您觉得我该怎么做呢?
【广成子曰:】
广成子回答说:
【“而所欲问者,物之质也;而所欲官者,物之残也。】
您想要问的——最高境界的精髓是什么,这个最高境界的精髓恰恰就是万物的「根本」。您想要问的这个东西(万物的根本),祂就是修「道」修到最高境界时所证得的东西。那么您想要主宰和掌控的「阴阳二气」,它其实是「根本」之外的一种附属品。
阴阳二气是「根本」在物相上的一种显现,而修「道」的最高境界——证的这个,是万物的「根本」。
很显然,「根本」比「根本的附属品」重要。就是说,修「道」到达了最高境界时证的那个东西,祂比阴阳二气更重要!
我们知道,一旦证道之后,这些人都变得非常纯真、直率,也不顾及那么多。面对君王,广成子讲话也非常不客气:
【自而治天下,云气不待族而雨,草木不待黄而落,日月之光益以荒矣,而佞人之心翦翦者,又奚足以语至道!”】
一开始赞美,说黄帝问的问题还是不错的。接下来又批评,说自从您治理天下之后,云气不等到聚集就开始下雨了(云气不聚集就开始下雨,那意味着什么?不该下的地方也下了,到处是雨,这云气不用聚集就开始下雨了)。那么草木还没有变黄就开始落了(植物的生命力也非常衰微),太阳、月亮的光也越来越暗淡了……
广成子说:您这个人,心被妄相所占据了(「佞人」代表被妄相占了心的人,「翦翦」形容骨子里有一种凶性,有一种残害之性)……
广成子在这里批评黄帝:自从您治理天下之后,这气候也不正常了,草木也长不好了,太阳、月亮的光也开始暗淡了……你这个人心被妄相所占据,心不宁静,甚至还有些暴力倾向,我怎么能给你讲那「道」的最高境界呢?
【黄帝退,】
黄帝倒也没生气,他就退下了。
退下之后:
【捐天下,筑特室,席白茅,闲居三月,复往邀之。】
——黄帝也是个大气的人,说放下就放下了。
他把天下放下了,让人造了一间比较特别的屋子(算是闭关室吧),屋子里铺上了白色的茅草,他就在这儿静心安居,住了三个月。感觉心真的静下来了,然后再一次到空同山去拜见广成子。
【广成子南首而卧,】
去的时候看到广成子「南首而卧」(头朝南正躺着呢)。
【黄帝顺下风膝行而进,再拜稽首而问曰:】
黄帝非常谦卑:「顺下风膝行而进」,他跪下来,从下方用膝盖跪着走,这样向前行进,到了广成子附近再一次稽首(叩头顶礼),然后就请教。
黄帝说:
【“闻吾子达于至道,敢问治身奈何而可以长久?”】
我听说先生您修行已经到达了最高境界,我想请教一下怎样修身才可以活得比较长久(比较长寿)呢?
——广成子很显然已经发现了黄帝的变化:这次黄帝心也静了,而且非常地恭敬。
【广成子蹶然而起,曰:】
广成子就比较惊喜地起来了,说:
【“善哉问乎!来!吾语女至道。】
好,问得好!过来吧,我给您讲讲所谓的最高境界。
——下面就非常精彩了!
广成子说:
【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
修行要是修到了最高境界——到达了「真髓」,会感觉这个「真髓」其实窈窈冥冥,——很难形容。
「至道之极,昏昏默默」,你要是修到了最极致的状态,又会感觉这个世界是空静空静的,空静空静的——好像一物不生的样子……
广成子说:
【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
那么怎么修才能到达这种境界呢?
平常要少动用眼睛看东西,少动用耳朵听东西,要收摄你的精神——安静下来;收摄你的精神而安静下来,你的身体它会自然调适得很健康(心宁静了,身体也会宁静下来)。
【必静必清,无劳女形,无摇女精,乃可以长生。】
广成子说:
要想到达修行的最高境界,这个「静」很关键,一定要静下来;这个清净的「清」也很关键,一定要清净下来。
要安静下来、清净下来,不要再作太多体力上的劳动(不要让形体劳累),不要再耗散你的精气,这样就能够长生了。
【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女神将守形,形乃长生。】
你这样安静下来、清净下来,眼睛不看什么,耳朵不听什么,心里什么想法都没有——空空的,你的灵神就很好地守护着你的形体,你的这个身形就可以长生了。
广成子说:
【慎女内,闭女外,多知(zhì)为败。】
在你安静下来、清净下来静坐的时候,察观自己内在生起的这些想法(念头),谨慎地察观它们;一定要关闭你对于外面境界的那种贪著(要停止对于外面境界的贪著),心里也不要再有过多的想法,甚至贪恋一些智慧都是没有必要的……不要贪恋任何事情。
广成子说:
【我为女遂于大明之上矣,至彼至阳之原也;为女入于窈冥之门矣,至彼至阴之原也。】
刚才我告诉你的方法,你要是用到位了,你就能够「遂于大明之上」(你能证得自性本体的大光明),你就到达了这个阳气的极致的发源地。
你不是想主宰和掌控阴阳二气吗?照我说的做,你能到达那个阳气的源头——本原那里;照我说的做,你能够入到窈冥之门,到达那个阴气的极致的本原之处。就是阴气和阳气的最初的源头那里,你能到达。
——这里讲的是什么呢?有阴,有阳,这等于是太极,是吧?那么太极的源头是哪里?无极。广成子说,照着他说的这样去修行,可以入到「无极」那里去。那个是至阳之原,也是至阴之原,是阳气和阴气的最初本原(发源地)。
广成子说:
【天地有官,阴阳有藏,慎守女身,物将自壮。】
其实你不用过多地想着怎么样去管天地,自然有管天地的神明在;阴气阳气,你也不用操心怎么样去主宰它们,阴气阳气自然会藏在它们该在的地方;你就负责守好你这个身形(守好自身,要安静、清净,要无视无听、抱神以静,要无劳汝形、无摇汝精,要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要这样做。其实这样你就能够到达「大明」之上,能够超越一大批的修行者了)。当你能够修到这种状态,你会发现「物将自壮」,万物都成长得非常好……都不用你担心。
广成子说:
【我守其一以处其和,故我修身千二百岁矣,吾形未常衰。”】
我就是这样修行的:「守其一」(代表守着自己的真心),「以处其和」(常处在那种无极的、冲和的状态里。阴阳二气混合交融,完全合一无二,是那种「和」的状态了),——广成子总是处在那种无极的「和」的状态。
他说他已经修了一千二百年了,但是他的形体看上去还是挺年轻的,好像没怎么衰老。
【黄帝再拜稽首曰:“广成子之谓天矣!”】
黄帝一听,就再一次地礼拜,向广成子叩头,感慨着说:「广成子之谓天矣」!广成子呀,您修得真好,不得了了,可以说与天同寿了呀!
【广成子曰:“】
广成子回答说:
【来!余语女。】
来,我告诉您。
【彼其物无穷,而人皆以为有终;彼其物无测,而人皆以为有极。】
其实那种最高境界的状态呀,祂是无穷无尽的,但很多人还以为是有始有终,其实是无穷无尽的;那种最高状态呀,真的是很难揣测,很多人还以为有什么边界呢。
广成子说:
【得吾道者,上为皇而下为王;失吾道者,上见光而下为土。】
我刚才教给您的这些修行方法,要是修好了呀,您在天上能当玉皇大帝了,在地上也能当个君王;但是,如果我教给您的这个方法要是不好,那就是个普通的俗人,抬头看看太阳、月亮、星星的光,脚下是泥土(就是个普通的凡人)。
【今夫百昌皆生于土而反于土,故余将去女,入无穷之门,以游无极之野。】
广成子说:
今天跟您聊得也比较久了,您看万物都是从泥土中来又回到泥土中去,我也该走了,我要入到我的无穷之门,去游于那无极之野(我是从那里来的,我也要回那里去了)。
【吾与日月参光,吾与天地为常。】
广成子说:
我是与太阳、月亮共享着同样的光明,我是和天与地一样长存长寿的。
【当我,缗乎!远我,昏乎!人其尽死,而我独存乎!”】
最后的最后,广成子感慨说:
要是靠近我,像我一样去修行,也会证得这样的光明!但是如果远离我,那就长处在昏暗当中吧!这些不修行的人一个一个都会死,难道只有我才会永远地活着吗?!
——很显然,广成子,他是时刻合于「道」的一个人,他的长存其实就是「道」的长存状态……
那么,学习庄子以来,关于修行方法,前面也提到过几次,今天是再一次地强调:
「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
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
必静必清,无劳女形,无摇女精,乃可以长生。
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女神将守形,形乃长生。
慎女内,闭女外,多知为败。
遂于大明之上,至彼至阳之原;入于窈冥之门,至彼至阴之原。
天地有官,阴阳有藏,慎守女身,物将自壮。
得吾道者,上为皇而下为王;失吾道者,上见光而下为土。
入无穷之门,以游无极之野。与日月参其光,与天地为其常。」